切忌暴饮暴食 劳逸结合才好
防范篇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吃、喝、玩、乐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然而,每年春节前后,省城各大医院因饮食不当、生活无度等引发疾病的患者人数都会明显增多,那如何能够在春节期间既兼顾娱乐又不至于损害健康呢?长假来临前,本报特邀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多位专家,针对不同人群可能出现的有损健康的行为,为大家“指点迷津”。
A关键词:吃饭
饮食有节制不能饥一顿饱一顿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这几天全家人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过大年,从除夕晚上丰盛的年夜饭,到十五元宵节,长达半月之久,顿顿美酒美食、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风味特产……称得上应有尽有。然而,很多人却因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出现暴饮暴食,从而造成胃肠的不适甚至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这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消化不良“拉肚子”、打嗝腹胀“反酸水”,甚至发生急性胰腺炎危及生命。
专家支招:宁可少吃一口不让胃肠难受
聚餐家宴常常是很丰盛的,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自我节制:“宁可少吃一口,不让胃肠难受。”大家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平衡膳食。切忌暴饮暴食,不要饥一顿饱一顿。饮食最好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寒凉食物。可适量多吃一些补气的食物,如狗肉、羊肉、枸杞等。此外,少沾些荤腥,多吃点儿蔬菜和水果,这样可维持胃肠正常蠕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需要注意的是,水果与蔬菜的消化时间和过程都不同,应分开食用,否则水果中的大量酵素,会使蔬菜的纤维素腐坏,无法被肠胃吸收。
健康贴士:糖尿病人更要控制食量
多吃一口饭会使血糖增高,这是每位糖尿病患者都明白的道理。可是每年春节过后,还是有不少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不得不到医院诊治。糖尿病患者应在确定每日总热量的前提下,保持营养平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应分别占食物的50%—60%、15%—20%、25%—30%。
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 “食品交换法”丰富自己的食谱花样,即将种类相同的食品分成几组,按一定的量搭配,使每组的营养成分相近。掌握了食品交换法,可以适当减少主食的量,多吃一点儿水果、土豆丝、凉拌粉条、西瓜等,在家人团聚的餐桌上品尝一下不同佳肴。至于薯片、瓜子、花生、开心果等零食,因为其油脂含量多、热量较高,多食会引起血糖升高、体重增加。糖尿病患者也不是绝对不可吃零食,而是应严格将其热量计算在全天食物量中,并在一天所需的主食中扣除。
为了使糖尿病患者年过得舒心,吃得舒服,这里为大家推荐几种糖尿病患者适用的菜肴:卤味拼盘(卤豆干、海带、萝卜)、木耳烩鱼片、香菇炒菜心、蒜泥芥蓝拌牛肉丝、清蒸鲳鱼、糖醋里脊(用替代糖替换砂糖、肉不要炸)、虾仁烧豆腐、什锦火锅(瘦肉片、冬瓜、豆腐、金针菇)等。
B关键词:喝酒
酒不要与茶同饮患有感冒别喝酒
春节到来,各种大小聚餐接踵而来,亲朋好友、同事熟人聚在一起吃饭,喝酒成了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尽管大家都知道“喝酒伤身”,特别是喝得酩酊大醉,对人体肝、胃、脑等部位的损害更是不容忽视,但每年春节过后,各大医院还是会接诊众多因喝酒过量引起的肝胃不适患者,其症状多为呕吐、右上腹疼痛、胃口差、疲倦、乏力等,这些大多是胃出血、急性酒精肝、酒精中毒等疾病,严重者还会引发肝组织受损、慢性肝炎、脂肪肝或肝硬化。
专家支招:喝酒记住“五不为”
除了适度以外,喝酒时的“五不为”习惯,也能减轻酒对健康的损害。
一不为,酒不可与咖啡同饮。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具有兴奋、提神和健胃的作用,如果与酒精同饮,会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极大地增加心血管负担,甚至危及生命的安全。
二不为,患有感冒者最好不要喝酒。因为,感冒病人尤其是严重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发烧,一旦退烧药和酒相遇,两者产生的代谢物将对肝脏产生严重损害。
三不为,一些有急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病伴有糖尿病的病人要绝对禁止喝酒。
四不为,酒不与茶同饮。原因在于,人喝酒后80%的酒精是由肝脏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排出体外,从而起到解酒作用。这种分解作用一般需2-4个小时,如果酒后立即饮茶,会使酒中的乙醛通过肾脏迅速排出体外,而使肾脏受到损伤,并降低肾脏功能。所以,酒后不要饮茶,最好吃点儿梨、西瓜之类的水果为宜。
五不为,最后要特别提醒的是,酒后不宜服药!酒后服药,害处多多。
健康贴士:不适酒者最好与酒“绝缘”
糖尿病患者、胃病患者、肝功能不好者等等人群,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是坚决不允许他们喝酒的。专家说,脂肪肝、肝静脉周围纤维化、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等病症就与长期过量饮酒密切相关;而因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会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对于糖尿病人非常危险;像上述情况,如果抱着“喝完酒再服药控制”的想法,也将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
肥胖者、服药期间的患者、哺乳期妇女等等也不宜饮酒。
C关键词:熬夜
娱乐要适度平时可热敷肩颈部
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春节无异于是“狂欢节”,突然脱离了工作状态的“三点一线”,仿佛进入了另外一种生活状态,晚上熬夜看个春晚、和好友打个麻将K个歌,或者上网到凌晨两三点是再正常不过,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作息就被调整成了“伦敦时间”,昼伏夜出。直到七天假期结束,这时才发现,腰也困颈也疼,嗓子干哑不舒服,眼睛干涩冒金花,疲劳的身体怎么都休息不过来了。
专家支招:娱乐需有度适当多锻炼
春节期间气温较低,长时间打麻将、玩扑克容易使头颈和肩部受凉,引起酸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同时,久坐会引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疾病。特别是原就患有颈椎病和肩周炎的患者更容易复发。专家提醒,不要久站、久坐,要进行适量运动。打麻将或者玩扑克应每间隔2小时起身休息一段时间或者做颈椎保健操。平时,可以拿盐袋或者热水袋对肩颈部位进行热敷。由于春节期间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颈肩腰腿痛,可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按摩康复治疗,以缓解不适症状。
健康贴士:看电视上网要护眼娱乐K歌要护嗓
节日期间熬夜看电视、上网、看手机人群大大增加,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遭到眼病的“侵袭”。比如青光眼患者本来眼压波动就大,而熬夜长时间上网或看电视都可以加剧眼压波动致眼压升高,因此青光眼患者节日期间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对保持眼压稳定、稳定病情有好处。患有干眼症的人也不适宜熬夜看电视,因为看电视全神贯注,眨眼次数减少,分布在眼表的泪液会减少,干涩的症状会加重。
对于经常出入KTV的年轻人而言,则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声带,辛辣食物的刺激、过量饮酒和超负荷的唱歌均极易损伤声带,导致声带充血,甚至失声。唱歌时应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逗留在KTV包房中,每次以两小时内为佳,并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而患有慢性喉炎、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人,都不适宜去这些地方。吃过饭后不宜马上唱歌;妇女在月经期间不宜卖力地歌唱;青少年在“变声期”发声的音域不宜过高,更不能大声喊叫。另外,在KTV的最佳饮品其实是温开水,尽量不喝冷饮,不要抽烟,也切忌酒后高歌,蜂蜜水会很快修复疲劳的嗓音。
D关键词:出行
外出要多饮水吃饭注意卫生
外出度假已成许多家庭欢度春节的方式,对于这些人来说,乘飞机或坐车时间过长、疲于奔波、缺少睡眠和水土不服等都会成为疾病的诱发因素,感冒、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是他们最常见的疾病。另外,自驾出游的人长时间开车还会引发颈背腰痛。这也是每年春节过后,都会有不少“驴友”到医院按摩颈背的主要原因。
专家支招:外出最好带着小药箱
专家表示,外出要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还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要在路边小摊吃东西,要少吃乳制品,不生吃蔬菜、海鲜、肉类,出行前可适当服用维生素B6和止泻药,以防吐防泻。到与居住地气候差异较大的地区,要注意增减衣服防感冒。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史的朋友不应该选择刺激性的项目,如过山车、鬼屋等项目。携老人孩子出游的最好随身携带小药箱,内放常用药如止泻药、止血药、解热镇痛药、消化药、外用药以及眼药水、滴鼻液等。此外,选择自驾车旅游的人除注意行车安全外,司机要保持有利于脊椎的驾驶姿势。每驾驶一到两小时,应停车适当活动身体。
健康贴士:封闭环境内小心呼吸道感染
列车和长途汽车车厢封闭性都很强,又多有暖气或空调,流通性差、空气干燥,容易降低人体呼吸系统免疫力,加上春运时人多拥挤,空气就更加污浊,各种病菌很容易在密闭的空间里快速散布,引起呼吸道感染,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最好的办法是让空气流动起来。乘客可以适当打开车窗或在靠站间隙时到站台走动。同时,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较弱的人,可戴上口罩,防止细菌的侵扰。此外,个人应注意旅途中的休息,多喝白开水,多吃蔬菜、水果,补充人体水分,增强呼吸系统免疫力。
本报记者李莉薛琳实习生丁琳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山西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