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分泌性中耳炎的三大病因

发布日期:2014-10-30 01:35:53 浏览次数:1595

一般認為咽鼓管阻塞是本病的基本原因。引起咽鼓管阻塞或咽鼓管功能不良的常見原因為機械性阻塞,如腺樣體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腫瘤或淋巴組織增生、長期鼻咽部填塞等。此外,齶帆張肌功能不良,如齶裂,易患本病。

本病常繼發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故認為本病可能與細菌或病毒感染有關。晚近發現中耳積液中細菌培養陽性者約1/2~1/3,主要為流感嗜血桿菌和肺炎球菌,而分離出病毒為數不多,故認為本病可能是中耳的一種輕型的或低毒性的細菌感染。細菌的產物—內毒素在發病機理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耳為一獨立的免疫防禦系統,隨著小兒年齡的增長方逐漸發育成熟,這可能是小兒本病發病率較高的原因之一。由於中耳積液中細菌培養的陽性率較高,炎性介質—前列腺素的存在,並在積液中檢出細菌的特異性抗體和免疫複合物以及補體系統等,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屬於一種由感染免疫介導的病理過程。可溶性免疫複合物對中耳粘膜的損害(Ⅲ型變態反應)可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原因之一。Ⅰ型變態反應與分泌性中耳炎的關係尚不明確。復發性或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與變應性鼻炎,慢性咽炎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有關。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