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多动症ADHD
人们普遍以为 ,多动症是小孩子的病 ,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愈 ,成年人是不会发生这种疾病的。但根据很多学者的随访观察和前瞻性研究 ,发现多动症并不是儿童专有的疾病。儿童患了多动症若不及时治疗 ,可持续到青壮年阶段 ,只不过症状表现有所不同而已 ,我们称之为“成年轻微脑功能障碍 (简称AMBD)” ,即成人多动症。成人多动症临床表现多以急躁、易发脾气、焦虑、抑郁等为特点。这个疾病是美国医生阿诺德在 19 72年首先报道的 ,以后类似的报道相继增多 ,为此 ,美国曾召开了AMBD专题讨论会。
成人多动症的表现
一般说来 ,随着年龄增长 ,患儿的多动症状可以减退 ,但仍有不安静、易激惹、冲动、易分心、注意力难于集中、学业成绩差、自尊心低、抑郁、易灰心等。约有四分之一的患儿会发生反社会行为 ,如好斗、偷窃、破坏、纵火、行凶伤人等。有人认为 ,这类患儿成年后患精神病的机会较一般人群要多。还有相当一部分儿童 ,成年后可发生环境适应不良。国外学者曾报告对3 6名 17~ 24岁的多动症患者和 45名 17~ 24岁正常人进行对照比较 ,两组在年龄、性别、社会经济阶层和智商方面条件相仿。这 36名多动症研究对象 ,在 10~ 12年前都经某儿童医院精神科评定 ,确定为多动症患者。经对两组前5年的有关情况进行评定 ,多动症组发生车祸的次数较多 (平均 1. 3 0. 07), 5年内与法院打交道的次数较多 (47 32),被诊断为人格障碍的较多。多动症组对象焦虑、紧张、夸大、敌意等项目及坐立不宁的自我感觉和表现者明显较多。国内有学者也曾调查了 4所收容所 441名劳教者 ,其中 67. 12%有多动症或多动症病史。在接受劳教的人员中 ,多动症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出 9倍。美国精神病学会的《变态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 112卷第 3期报道了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和纽约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的有关研究成果 ,专家强调指出 ,由于儿童多动症可一直延续到成年阶段 ,甚至影响终身 ,因此 ,应格外重视对这一疾病的及时诊治。
多动症呈慢性过程,症状持续多年,甚至终身存在。约7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3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终身。更甚的是,因为孩童时期的忽略,会导致成人无论在工作表现、日常生活或人际关系的互动上产生困扰,以至于陷入自信心不足、挫折、沮丧、不明的脾气暴躁,甚至产生忧郁症。另外,继发或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及情绪障碍的危险性也提高,成年期物质依赖、反社会人格障碍和违法犯罪的风险亦可能增加。
与儿童的多动症一样,[1]成人患多动症同样影响学习和工作。主要表现在:组织、计划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佳,经常拖延工作直到限期迫在眉睫。难以对不感兴趣的任务付出持久的努力,需要集中注意力时往往出现注意力高度分散,主观上感到烦躁不安,客观上表现为坐立不宁,无法在局限的空间内作长时间的停留。阅读、写作过程中有持续注意力缺陷,阅读理解功能不良,容易对枯燥的材料或任务感到厌烦,学习成绩差。
其它的典型表现还包括:做事冲动,不能清晰地思考问题和理智地做出判断,尤其在应急情况下,因而难以仔细地听从指令和接受监督、自始至终地独立完成任务,经常冲动地变换工作或常常被上司解雇 ;时间观念淡薄,安排时间的能力有缺陷,工作或约会经常迟到,遗忘必需品、把东西放错位置更是屡见不鲜 ;总体自律性差,难以持之以恒地追求一个目标。
2成人多动症的病因
原因
多动症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轻微脑组织损害:如妊娠时病毒感染、服药、新生儿窒息、产伤,多种原因所致的脑缺氧、脑损伤等。
2、遗传因素。
3、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多巴胺,5-羟色胺、乙酰胆碱缺少。
5、心理因素:与不良的家庭环境及教育方法有关,如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缺少温情,或对孩子过分苛求、粗暴或过度溺爱,百依百顺,或在学校受到不当的体罚或歧视等。
6、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或中毒有关,如缺铁、锌、镁和锰,以及铅中毒都与多动症发病有关。[2]
遗传因素
有学者对儿童多动症进行了家系调查、双胞胎研究、养子研究等等 ,认为该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并指出 ,遗传因素比环境因素在多动症发病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国内有关学者经过调查 , 51例患者中 ,病因以遗传因素占首位为36. 4%,有遗传因素者的家族中 ,有 33人患精神、神经病 ,其中多动症已占 16例。其次为精神分裂 ,又以一级亲属居多 (30例 )。有人报告20例多动症患儿中 ,其父母在儿童期有多动病史 ,兄弟姐妹有多动病史 ,亲属中有癔病、神经官能症、夜游症者有 15人 ,占四分之三。
3成人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关于成人多动症的诊断标准目前尚未统一。有学者提出以下四点可作参考 :①早年即有学习困难伴注意不持久。②成年期有严重的焦虑、抑郁或相似症状。③用丙咪嗪后症状有非常显著的改善。④精神状况检查的特征是语速增快及主题易变 ,但没有明显的精神病性思维特征。
注意力的特征
1.常常无法注意细节,在功课上、工作上或是其它活动会粗心犯错;
2.做事或活动很难维持专注力;
3.别人跟他说话时,经常表现出没有在听的样子;
4.常常很难依照指示完成事情,无法完成功课、家务或工作(不是因为相反的行为或是无法了解指示);
5.经常对组织性的工作或规划活动感到困难;
6.经常逃避或厌恶需要花费心思的活动或工作;
7.常常忘东忘西(如书本或工作需要的东西);
8.极容易被干扰(包括视野里的其他事物或是听到的杂音);
9.常常忘记每天规律要做的事情。
过动的特征
1.坐着时经常觉得会局促不安,玩手或玩脚,或是不断扭动身体;
2.在需要坐着的状况下常常会站起来,或课堂中离开椅子;
3.在不适当的场合下,会到处乱跑或过度活跃(若是青少年或成人,则是觉得坐立不安) 4.很难安静地玩乐或工作;
5.总是静不下来,永远都在进行一些事,或是动个不停;
6.极度爱讲话。
“冲动”为主的特征
1. 别人问题未问完,就急着说出答案;
2. 无法等待轮到他;
3. 常常在不适当的状况下打断事情/对话的进行。
4成人多动症的治疗
调节大脑前额叶功能
额叶在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整合和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动症儿童前额叶区域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较迟额叶功能失调致使活动过度、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不稳定、冲动、做事缺乏计划性等症状。“BI——脑神经平衡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加快前额叶区域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使额叶与其他脑区的联系完善,促进你大脑发育成熟。
增加网状结构与大脑皮层联系的兴奋性
网状结构与大脑皮层联系的兴奋性增加会提高大脑皮层对信息的接受能力,此时大脑就能够集中精力,对信息整合后发出的命令就准确、完整、全面,就是正常的注意和行为过程。反之,大脑皮层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兴奋起来,对中脑传 递来的信息不能接收或接受不完全,大脑发出的行为命令就不全面、不完整,行为就显得多而乱,而形成多动症。
促进神经元芽有效生长
正常儿童的神经元芽生长发育率可达63%,也就是说,一个正常的孩子,当他长到13岁,他的脑部会有630亿个神经元芽得到有效发育。而脑电波检测显示,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儿童神经元芽发育率相对较低,问题越严重,神经元芽发育率越低,因此表现为快速轮替动作笨拙,共济活动不协调,不能直线行走,闭目难立,指鼻试验阳性,精细运动不灵活,部分患儿可有视觉-运动障碍、空间位置觉障碍等。“BI——脑神经平衡疗法”。
5成人多动症现状与影响
我国从近几年才开始密切关注成人多动症,据估计,全国大约有500万成人多动症患者。
对于成人多动症,我们应该有正确的看法。首先应认识到,成人多动症是一种并不罕见甚至常见的精神或心理问题。其次,要对成人多动症患者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必要时给患者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创造有利于康复的氛围。
此外,成人多动症也有很多可取之处。美国医学联合会引用一个研究成果指出,1/3的多动症患者在30岁以前成为企业家,因为他们工作很拼命。在世界级的名人榜上,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动画大师沃尔特·迪斯尼、摇滚明星约翰·列农、画家帕布洛·毕加索、歌坛天后小甜甜布兰妮等很多人都承认或被认为是多动症患者,他们往往有活泼的个性和过人的天资,而对感兴趣的事物的极度狂热则使他们更容易出类拔萃。所以,即使成人有多动症也不应该灰心,只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不仅有康复的希望,同样可以创造人生的辉煌。
6如何预防
对多动症儿童、成人的治疗 ,除药物外 ,情绪疏导亦是重要的方法。对于多动症儿童 ,家长、老师的配合也是不可缺少的 ,既不能歧视和责打 ,也不可以病为理由而过分迁就。在服药的同时 ,还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 ,正确引导患儿。对于多动症成人 ,耐心细致的思想交流则更为重要 ,努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有利于健康的恢复。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