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口炎从兵口腔医院
创伤性口炎(traumaticstomatitis)是由机械性、化学性、物理性等因素造成口腔粘膜损伤所致的非特异性急、慢性炎症。
机械性刺激因素对口腔粘膜的损伤,最常见为形成创伤性溃疡(traumaticulcer),溃疡特点可因损伤的性质、溃疡的持续时间长短、溃疡的部位和是否有继发感染而不同。
褥疮性溃疡是持久性机械刺激引起的一种口腔粘膜深溃疡。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残根、残冠和不良义齿的长期慢性刺激可在邻近的部位发生病损,多见于舌缘和唇、颊粘膜。早期受刺激处粘膜发红,有轻度的肿胀和疼痛,如及时去除刺激,粘膜可恢复正常,否则形成溃疡。溃疡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形状与刺激物一致,如托牙基板压迫可在口底或前庭沟处形成与基板吻合的圆形或窄长形溃疡。因粘膜长期受刺激,有的溃疡可波及到粘膜下层形成深溃疡、溃疡边缘微隆起,中央凹陷,溃疡表面有淡黄或灰白色假膜,局部淋巴结可触及。
儿童乳牙的慢性尖周炎,当牙槽骨已遭受破坏,再加以恒牙萌出时的压力,有时可使乳牙根尖部由牙槽骨的破坏部位穿破牙龈表面溃疡面而暴露在口腔内,形成对粘膜的刺激,引起褥疮性溃疡。牙根尖往往直插入溃疡当中,此种情况以上唇及颊部多见。
因为形成褥疮性溃疡的刺激是缓和而长期的,故溃疡表面多为炎性肉芽组织而缺少神经纤维,故疼痛不很明显,但有继发感染时疼痛可加重。
多见于老年人,由于义齿的基板边缘不合适引起的长期而缓和的慢性刺激使组织产生增殖性炎症病变。粘膜呈坚韧的肉芽肿性增生,有时伴有小溃疡面,有时仅有炎症性增生而无溃疡面。患者一般无明显的疼痛症状
多引起口腔粘膜撕裂伤或擦伤,如小儿常将异物伸入口内,在奔跑时不慎跌跤,异物易刺伤粘膜引起擦伤和软组织撕裂伤。咬伤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创伤,常发生于舌、颊或唇,一般多只引起小溃疡。一种罕见的咬伤见于癫痫患者发病时可咬伤舌而成较大溃疡,重者可引起组织缺损。
或称Riga-Fede病,是专指婴儿舌系带由于创伤而产生的溃疡。多见于舌系带过短的婴儿,初萌出的下切牙边缘较锐,在吮奶时因舌系带短,舌不能充分抬起和伸出,故乳牙切缘与舌腹部和舌系带摩擦形成溃疡,溃疡边缘清晰,表面不平,有灰白色假膜覆盖,时间久者则边缘隆起,有炎症性增生。
婴儿上腭粘膜较薄,尤其在翼钩处,在较硬的橡皮奶嘴或其他异物的摩擦压迫下,可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浅溃疡。
治疗方案
一、去除局部刺激因素首先应拔除残根、残冠、修改或拆除不合适的修复体,磨改锐利的牙尖或牙缘,Riga病应磨钝下颌乳切牙切嵴,溃疡未愈合时可用汤匙喂养,待溃疡愈合、患儿稍大时可手术矫正舌系带过短,更换过硬的橡皮奶嘴等。
以预防继发感染、止痛、促进溃疡愈合为原则。可以1%普鲁卡因液含漱或涂0.5%达克罗宁液止痛;局部以消炎漱口水漱口;局部涂2%龙胆紫、2.5%金霉素甘油;或贴敷各种消炎药膜;亦可外敷中药散剂如溃疡散、养阴生肌散等。化学性灼伤应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饱满的血疱应用消毒针刺破,若已破溃时,按以上方法治疗。
如有继发感染、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等根据情况给予抗生素和各种维生素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