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职业心理创伤
职业心理创伤是指由于职业缘故经常暴露于一些危险或者残酷的场景中而引起的心理失衡。在心理诊断上,它被称为创伤后的应激障碍。有时心理障碍是事件发生后不久产生的,有时也会延迟性出现。(温州日报)
目前,国内职业心理创伤的预防和干预还较少受到关注。有心理专家认为,“从业者只有能够保护好自己的时候,他呈现给别人的东西才更具人性。”因此,对于容易发生心理创伤的行业,可以多做这方面的知识普及,比如,事先请专家来讲课,了解怎样预防创伤,什么人更容易受到创伤,会有怎样的创伤,如何自我保护等。
“能者多劳”,这句话最适合民警老K了。他负责交通事故处理,技术上精益求精,别人遇到难题,都会向他请教。他又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人,不做现场勘察,决不下结论。所以,他总是特别忙。多少年来,他一直这样不分昼夜地超时工作。一年前,他终于垮掉了,起因是“本来应该提升”而没有得到提升。
他从来没有想过是不是领导办事不公,而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哪个案件处理不当?绞尽脑汁地想,结果就睡不好了。本来他是有名的“瞌睡虫”,坐着都能睡,现在失眠了,说明问题严重。
他赶紧去看医生,医生给他开了安眠药。吃了药能睡着,不吃就睡不着。但是,他怕睡着了队里有事找他叫不醒,耽误工作。只好熬着,熬了半个月,体重轻了8公斤,身体变得虚弱,脑子也不好使了,不得不请假休息。领导出于关心,做出重大决定:不管发生什么事,晚上决不找他。于是,他放心吃安眠药,睡眠明显改善,体重也慢慢恢复了。
但是,他的自信心没了。每次办案,他都会反复检查,生怕漏掉重要线索,导致判断失误、处理不当,在事故现场磨磨蹭蹭,不让清理现场。好几次同事强行把他拉走,事后还是不停地回顾事故处理过程。他知道事后回顾无济于事,但怎么也控制不住不去想,内心非常痛苦。最后还是领导“命令”他来看心理门诊。[1][2][3][4][5]下一页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