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口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创伤性口炎虽因刺激因素和病损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但多数原因明确,故诊断不难。
1.有损伤史,或病损的相应部位有明显的刺激因素存在。
2.病损的特点与刺激因素相一致。
3.局部刺激因素去除后,病损即愈合,慢性长期不愈的溃疡,去除刺激后仍不愈合者,或溃疡较深大、基底较硬者,应作活体组织检查与癌相鉴别。
【临床表现】
一、创伤性溃疡
机械性刺激因素对口腔粘膜的损伤,最常见为形成创伤性溃疡(traumatic ulcer),溃疡特点可因损伤的性质、溃疡的持续时间长短、溃疡的部位和是否有继发感染而不同。
1.褥疮性溃疡(decubital ulcer)
褥疮性溃疡是持久性机械刺激引起的一种口腔粘膜深溃疡。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残根、残冠和不良义齿的长期慢性刺激可在邻近的部位发生病损,多见于舌缘和唇、颊粘膜。早期受刺激处粘膜发红,有轻度的肿胀和疼痛,如及时去除刺激,粘膜可恢复正常,否则形成溃疡。溃疡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形状与刺激物一致,如托牙基板压迫可在口底或前庭沟处形成与基板吻合的圆形或窄长形溃疡。因粘膜长期受刺激,有的溃疡可波及到粘膜下层形成深溃疡、溃疡边缘微隆起,中央凹陷,溃疡表面有淡黄或灰白色假膜,局部淋巴结可触及。
儿童乳牙的慢性尖周炎,当牙槽骨已遭受破坏,再加以恒牙萌出时的压力,有时可使乳牙根尖部由牙槽骨的破坏部位穿破牙龈表面溃疡面而暴露在口腔内,形成对粘膜的刺激,引起褥疮性溃疡。牙根尖往往直插入溃疡当中,此种情况以上唇及颊部多见。
因为形成褥疮性溃疡的刺激是缓和而长期的,故溃疡表面多为炎性肉芽组织而缺少神经纤维,故疼痛不很明显,但有继发感染时疼痛可加重。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