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内衣成瘾 不能光靠劝
子祁断家事
gigi_chow@126.com
荔湾区周门北有栋居民楼,这段时间连发内衣被窃案,已经达到二十几次之多,弄得小区人心惶惶。最近,监控录像拍下了贼人的样子,不过至发稿时,此人还未落网。
爱偷内衣的人,很可能患有恋物癖。这种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专以“与异性有关的物品”作为性刺激的对象,通过收集、抚摸这类物品,伴以自慰,从而达到性满足。而对于异性性器官,许多恋物癖患者根本没有兴趣。
虽然恋物癖在某些国家会被看成“个人口味”而得到接纳,比如日本,街头甚至有自动售卖机,专卖“有味”的内衣裤——但在大部分文明国度,恋物癖依然被视为不正常的性心理障碍。尤其是恋物癖患者往往会通过偷窃等侵害性手段获得内衣裤,所以更为社会所不容。
在周门北的内衣失窃事件中,居民为保护自己,特意将内衣贼的头像截图打印,配上“请不要经常光顾我们的内衣”的文字,贴在显眼的地方,希望震慑小偷——这样的举动,对于暂时阻止偷窃行为,甚至令这名小偷远离该区,也许会有一定作用。但由于恋物癖是一种心理疾病。如果这名小偷真的患有这种病,就难保不会再作案。
为什么?这得从人类的特点说起。
人类具有社会性,天生就需要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对于关系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同样,恋物癖患者也需要亲密关系,但是,他们在亲密关系建立过程中往往受过严重的创伤,生活在狂暴的家庭中,时常被无缘无故拿来当作出气筒等等,这令他们产生了许多错误的认知,比如,“我是令人讨厌的,我是不配被爱的,我想亲密时肯定会被攻击……”这些认知,导致他们不敢将“人”作为亲密的对象,只敢取一些与人有联结的“物”,建立象征性的亲密关系,比如女人内衣、内裤、袜子、手帕等等。他们通过这种扭曲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对关系的渴求。
正因为对关系的追求是本能,而恋物癖患者的方式是病态扭曲的,所以,偷内衣的人会有一偷再偷的可能。
所以,在此提出建议:
如果你身边有偷内衣成瘾的朋友,不要试图通过规劝改变他,因为这种行为涉及心理创伤,规劝很难奏效——请带他去做心理治疗。
如果你发现自己沉迷异性内衣,深感困扰又难以自拔,最好不要再选择这种方式满足自己,因为一次次的满足,会强化性与物的关联,令你离人越来越远——及早进行心理治疗,才是治本之道。
子祁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