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网络成瘾家长有责
巍巍数学期末考试成绩下降了lO分,他认为爸爸妈妈会很失望,自己当不了三好学生了,同学说话好像也是在挖苦、嘲笑他,因而情绪沮丧、烦恼、失望、痛苦、愤怒,他发现只有上网时才能忘记现实中的烦恼,于是天天在网上寻求慰籍……
小红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和同学一起总是不自在,想交朋友但不知和同学说什么,没有朋友感到内心孤独、苦恼、无助。她发现网络聊天可以让自己交到好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爱好、兴趣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交往对象,可以随时更换交往的对象;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网上说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说、不敢说的话,而不必担心来自他人的评价,所以,一个暑假,她在网上交了不少朋友,可以下了网,却觉得更加孤独,和爸爸妈妈都没什么话讲……
存在于这2个孩子的问题也普遍存在于众多中小学生家庭之中,如何引导孩子度过漫长的暑假、预防网络成瘾是每一位家长应该注意的。
专家表示,青少年沉溺上网不能自拔有着天然的因素。青少年有着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网络所拥有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等,对青少年有着巨大吸引力,加之同伴影响、从众与攀比心理等构成了网络成瘾的外因。
“但是同样是孩子,为什么有的孩子容易成瘾,有的孩子就能跟网络保持距离呢?”面对记者询问,专家表示,确实从内因来看,网络成瘾者常具有某些特殊的“易感性”。
比如有行为问题的孩子,特别是一些患有多动症、对立违抗、品行障碍的学生,行为缺乏自控、常常只顾当前,不考虑长远;一旦上网,很容易发生网络成瘾;
还有些有情绪问题的孩子,具有依赖、害羞、紧张、抑郁、孤独等性格特征的青少年一旦遇到挫折,往往不能调整自己的情绪,常常把上网当作逃避现实中困难的方法,容易发生网络成瘾;
那些学习失败、人际关系不良以及家庭不和睦、亲子沟通差等因素,也可以使孩子感到现实中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到虚拟世界去寻求安慰。
而网络的匿名性、便利性、逃避现实性恰恰为这些缺乏免疫力的孩子提供了避风港,这些原因常常交织在一起,使网络成瘾者难于自拔。
首先,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订一个上网协议,合理分配玩电脑时间和学习时间,一般来说,多数时间内不允许使用电脑,用电脑时间应安排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要在征得父母同意之后才可以开机,根据年龄大小,以每天不超过3小时为宜,可用闹钟帮助孩子控制时间;
还应该多费心思,为孩子合理安排一些活动。暑假中,可为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看电影、电视、书籍,听音乐、玩扑克、下棋、摄影、画画、集邮等;参加体育活动,如武术、打球、跑步、游泳;有条件的,可以带孩子外出旅游,享受大自然;几家同事或邻居联合起来组织活动,让孩子体会集体活动的乐趣,为他们提供交往的平台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特别提醒家长的是,如果发现有情绪问题,应早点进行解决,不要让不良情绪积累。如果青少年因为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产生回避行为,则应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包括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调适情绪、缓解学习压力、提高交往能力、缓和家庭冲突等,必要时可到医院寻求心理咨询和帮助。
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工具,对人类有其巨大的积极作用,青少年追求现代高科技知识,希望掌握IT时代的最新技术,是完全正当的。所谓“戒网”就像消化不良的人去“戒饭”一样,是不现实的。
有的家长视网络为洪水猛兽,单纯用“堵”的方式,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只有合理使用网络,绿色上网,科学上网,才能使网络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为社会和自己的发展服务。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