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成瘾 治疗趁早
插图/朱海波 深圳大学实习生 文佩妍
从几年前开始,“恋物”被贴上小清新的标签。从字面上看来,恋物意为喜欢物件,特别是小玩意儿 ,就像小孩热爱收集糖果纸、小铁盒、发夹等等。然而,“恋物”的概念并不真的那么简单、招人喜爱,在心理学角度看来,这是一种性心理障碍。
2012年10月27日,深圳职业技术学校一连10个宿舍里女生的内衣裤一夜被偷光。“这样的事例近年来频频出现,可是关于‘恋物癖’,大家知道得仍太少”,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邹光宇说道。
恋物癖导致离婚
案例:恩恩(化名)和丈夫最终还是离婚了。“我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他的一个装满文胸的旅行包,之后我发现他几乎每天都会到杂物房呆很长时间,用文胸自慰,甚至还将文胸放在公文包中带去工作,这让我感觉恶心!”
邹光宇:这一患者是因曾目睹父母性生活,且长期有母亲溺爱,直至青春期仍与母亲同床,导致对文胸有严重依赖情结。
恋物癖是性心理幼稚的表现,患者往往不能去爱一个实际存在的人,却只对直接与异性表体接触的物体感兴趣,如头发、鞋子、手套、内衣裤等。患者会通过抚摸、嗅闻、手淫,或在性交时由自己或要求性对象持此物品以获得性满足。
结婚不能缓解恋物癖
案例:“我儿子已过30岁,却没有谈过恋爱。早在他19岁的时候,我就看到过他私藏了些丝袜。我一直觉得年纪大些就好了,现在就希望给他找个媳妇,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坏习惯改掉。”程阿姨说。
邹光宇:诸如恋物癖、露阴癖、偷窥癖等性偏好障碍,最早被认为是流氓行为。其实,这些行为与道德水平、意志力均无关。此类疾病多和个人成长经历、家庭、社会文化环境、压力、性教育不当等有关,成年结婚后不仅不能缓解,更会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
情难自禁不顾法
案例:据2012年8月浙江新闻报道,34岁的阿银已持续1年时间每月到医院偷取护士的内衣裤,他承认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患了恋物癖,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警方在他家中找到了护士半年多来失踪的内衣裤,而他的妻子却毫不知情。目前,阿银已被刑事拘留。
邹光宇:恋物癖诊断标准是至少持续6个月的恋物行为及反复收集异性所使用物品。所恋之物会引起强烈欲望与兴奋,或能达到更为满意的性反应。恋物癖患者常因无法获得物品,而不择手段地去偷,不顾法律道德界限。
由于大众对恋物癖等性偏好障碍陌生而产生的病耻感,恋物癖患者人数的统计无法做到完整。在预防恋物癖上,需处理好恋母情结的转化,避免给男孩不良性刺激(包括夫妻性生活或亲密行为),注意及时正确的性教育。恋物癖患者或有一定倾向的人则需自我调节、养成健康性心理,同时求助心理咨询师,及早治疗。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