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打鼾影响生长发育 扁桃体切除不影响健康
今年才18个月的小敏,每晚睡觉都出现鼻塞、打呼噜现象,张口呼吸,睡眠辗转反侧,有时憋醒。他妈妈说,除了这些症状之外,幼儿园老师说阿超在学校和小朋友们游戏时经常注意力不集中。
细心的妈妈把小敏带到了医院做了一次详细的检查,医生发现原来小敏的腺样体比其他小朋友大。
市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曾黎介绍说,病房最近收治了多名“鼾症”儿童,他们的年龄都在5岁至8岁,据家长反映,孩子入睡后即鼾声不断,睡眠过程中连续出现几十次呼吸暂停,每次大换气后又是高音调打鼾、张口呼吸。
经检查,医院确诊这些儿童鼾症大多由腺样体肥大阻塞上呼吸道引起,经过行鼻超微创内窥镜微创技术治疗,才彻底解除了鼾症困扰。
曾主任说,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孩子鼻咽部比较狭小,当腺样体肥大时,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舌根后坠,从而出现鼾声。
堵塞厉害时鼾声比较明显。一般10%—20%的小儿会出现鼾症,一旦出现70%—80%会是因为腺样体肥大或扁桃体肥大引起,常见于2—12岁,最小的12个月大的也有。
曾主任告诉记者确诊腺样体肥大或合并扁桃体肥大治疗时手术是最佳方案,当肥大出现不可逆时,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对于手术很多家长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腺样体和扁桃腺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一旦切除孩子就缺少抵抗力,很容易生病。
人体不单只扁桃体一个免疫器官,还有其他多个免疫器官。如果扁桃体腺样体已经成为暗藏细菌的根源,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除它。对于腺样体肥大影响睡眠症状显著者,手术切除效果良好,一般是3岁以上即可手术。但如果等孩子出现“腺样体面容”,就很难再恢复。
曾主任介绍,就浅层影响来看,鼾症易使孩子患上鼻窦炎、中耳炎,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此外,孩子打鼾时因为氧气不足会张口呼吸,这也可能造成孩子牙齿发育畸形,面部眼间距过宽等难以逆转的负面影响。
就长远来看,因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孩子生长发育中极为关键的一环,而这一激素的生成主要是在夜间睡眠中。如果孩子睡眠长期不足,脑垂体分泌停滞,必然会导致孩子发育受阻。
鼾症的孩子与同龄孩子相比,个子较矮,智力发育也会受影响。据一项针对打鼾对儿童学习成绩远期影响的研究发现,学习成绩差的中学生中12.9%的学生在2~6岁有打鼾病史,远远高出学习成绩好的中学生。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