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
韩超
风湿性疾病简称风湿病,是一组以内科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它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的疾病。风湿一词是指: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出现的慢性疼痛。这种症状除出现在各种风湿病外,也可能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如肿瘤、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遗传病和一些尚不明原因的情况。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风湿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初起时常有咽峡炎、丹毒等感染病史。风湿热起病较急,且多见于青少年。风湿性关节炎可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并有发热、皮下结节和皮疹等表现。风湿性关节炎有两个特点:一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发病的部位常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其次是肩、肘、腕关节,手足的小关节少见;二是疼痛游走不定,一段时间是这个关节发作,一段时间是那个关节不适,但疼痛持续时间不长,几天就可消退。血化验血沉加快,抗O滴度升高,类风湿因子阴性。治愈后很少复发,关节不遗留畸形,有的病人可遗留心脏病变。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病变,临床变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的过程;其病理为慢性滑膜炎,侵及下层的软骨,造成关节破坏。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虽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多发生于20~40岁女性。早期症状多为关节疼痛、肿胀、发僵、活动不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遗留骨关节强直畸形。虽然少数病人可有心血管疾病,但绝大多数病人无心脏症状,类风湿因子阳性。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