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肝衰竭小儿肝衰竭的症状

发布日期:2014-10-24 04:22:18 浏览次数:1600

一、血清学检查

1、血清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一般均超过171.0mol/L(10mg/dl),平均每天增长17.1mol/L(1mg/dl)或更多,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2、酶胆分离:重症肝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显著下降,与胆红素上升呈分离现象,即酶胆分离。因丙氨酸转氨酶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内,轻症肝炎或某些肝病患者,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胞浆内的酶释放入血,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当肝细胞受到严重损伤时,线粒体也受累,血中丙氨酸转氨酶则降低。谷草转氨酶分布于肝细胞浆及线粒体内,人体患急性肝炎时释入血中,但失活较快,故较丙氨酸转氨酶值低;而线粒体遭破坏后,则谷草转氨酶释出进入血液循环,血中浓度增高且大于谷丙转氨酶,改变了丙氨酸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比值,故监测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对判断肝细胞损伤有重要意义,比值减小表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

3、血氨基酸测定:支/芳氨基酸比值正常时其摩尔比为3∶1~4∶1,重症肝炎者降至1∶1~1.5∶1以下。游离色氨酸明显增高,对促进肝性脑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4、前白蛋白测定:可早期反应肝衰竭。肝衰竭会影响蛋白质合成,白蛋白在体内半衰期约为20天,前白蛋白仅为1.9天,因而其在患者血中浓度下降出现较早。

甲胎蛋白(AFP)阳性:表示肝细胞再生能力旺盛,见于正常新生儿或肝癌患者。肝损伤后有肝细胞再生时AFP亦呈阳性。若肝细胞进行性坏死时AFP由阴性转为阳性,浓度逐渐升高,表明有肝细胞再生,预后良好。

二、凝血象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对诊断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轻症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60%,重症常低于40%,示预后不良。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关检测:红细胞形态异常,呈三角形、芒刺状或有碎片,血小板进行性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均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指标。如发现纤维蛋白降解物(FDP)增加,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则有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三、病原学检测

应用酶联免疫法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病毒性肝炎相关抗原或抗体,或DNA探针杂交检测病毒核酸确定病原,必要时通过肝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病毒抗原和病毒核酸。对并发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应多次进行血培养等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可监测肝、脾、胆囊、胆管等器官大小、超声影像,及有无腹水、肿物等。

2、脑电图检查肝性脑病早期,患者即表现异常。

3、肝活体组织检查 采用1s针刺负压吸引技术进行肝活体组织检查,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对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能协助确诊,或有助于判断预后。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有广泛严重坏死者预后不佳;细胞肿胀型者预后较好。

1、按时作息,防止感染。肝病患者应特别注意休息,因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活动量越大,其肝脏的血流量越小,故到达肝脏的营养成分就越少,恢复就越慢,所以休息对肝病患者非常重要。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为原则。由于肝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感染,如感冒、支气管炎泌尿系感染等,要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服。

2、饮食合理,注重忌宜。肝病饮食疗法目的是保护受损的肝脏,原则为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和低脂肪。饮食要注意定时进餐,饮食定量,每餐不宜过饱,少食油腻不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鲜水果、绿叶蔬菜、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主要有鱼虾、蛋类、奶类、瘦肉、豆制品等。

3、勿乱用药,定期复查肝病。患者用药应有医生指导。对肝脏有害的药尽可能少用,对滋补品、保健药、茶饮等要慎用。因为许多药物都要经过肝脏代谢,乱用药势必加重肝脏负担,食疗茶饮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肝功能,必要时做B超检查,及时了解自己肝脏的状况,正规用药。

4、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根据身体状况,加强身体锻炼,如散步、游泳等,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使自身免疫力逐步增强,对机体和肝脏能起到保护作用。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