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介绍
目前病毒在肺炎发生中的致病地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SARS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A(H5N1)、2009年流行性流感病毒A(H1N1)的出现,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于呼吸道病毒感染导致重症肺炎的重视。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呼吸道病毒的检测和认识能力。
流行病学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4.5亿肺炎患者,其中约400万死于该疾病,占5700万死亡人口的7%[1],肺炎已经成为继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主要死因。众所周知,细菌是引起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主要病原体,尤以肺炎链球菌最常见。而近年来,呼吸道病毒在成人CAP发生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多数研究认为,流感病毒是引起成人病毒性CAP最主要的病原体,其他常见的病毒还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相对少见的病毒包括人偏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SARS冠状病毒和麻疹病毒。
很多呼吸道病毒的活动有一定季节性,由此引起的肺炎也多发生在这段时间内。流感病毒的流行高峰多在秋冬交替时节,RSV的典型流行时间是每年或每隔一年的晚秋[2],鼻病毒的流行多在秋季和春季。与之不同的是,副流病病毒、腺病毒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均可能流行。
临床症状病毒性肺炎临床症状和体征多变,可表现为气喘、发热、呼吸频率增快,咳嗽、咳痰少见,病毒性肺炎患者与细菌性肺炎患者相比,年龄更大、合并心脏基础疾病更常见。然而,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有重叠,至今仍然没有发现可靠的临床特征能够提示病毒感染。
影像学改变
病毒性肺炎患者肺部病变多表现为间质渗出性改变,而细菌性肺炎患者肺部病变多表现为肺泡渗出性改变。然而,细菌、病毒的单独感染或二者的混合感染可能产生各种胸部放射线检查改变,这些改变只是有助于特定病原体的诊断。
病原学诊断
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依赖于病原学诊断。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标本,包括鼻咽吸取物或洗液、鼻咽拭子、鼻拭子、咽拭子,咳出的痰或诱导排痰、气管吸出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腔穿刺液等,可用于CAP的病原学研究。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培养、抗原检测、血清学、核酸扩增等。 病毒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但获取结果需要数天的时间,而且能否生长取决于临床标本中病毒的数量和活力。利用免疫荧光或酶联免疫方法可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抗原,但阳性结果的出现需要相当高的病毒载量,在成人CAP病例中敏感性低于病毒培养。另外,目前缺少一些病毒(包括博卡病毒、鼻病毒和冠状病毒)的相关抗原试剂盒。成人感染呼吸道病毒多为再次感染,因此IgM抗体检测不能用于病原学诊断。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升高四倍或四倍以上只能提供回顾性诊断,对病毒性肺炎的早期诊疗是没有帮助的。核酸扩增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特点,目前研发的几种多重PCR技术,可以同时检测12~15种病毒,逐渐成为呼吸道病毒检测的标准方法。
疾病治疗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为主,包括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必要时氧疗、使用支气管扩张药物等,甚至给予机械通气,改善患者一般状况,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是否包括病毒感染在内的所有CAP患者都需要接受抗菌素治疗?检测到病毒病原体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迄今为止,对于这些问题尚无明确的一致性认识。中国、美国和英国的CAP诊断和治疗指南都指出:门诊治疗的轻、中度CAP患者直接给予经验性抗菌素治疗[5-7],而不必普遍进行病原学检查,只有当初始经验性抗菌素治疗无效时才需进行病原学检查。英国胸科协会还提出对怀疑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一般并不推荐联合应用经验性抗病毒治疗,只有对于有典型流感症状(发热、肌痛、全身不适和呼吸道症状)、发病时间
来源网址-
jqciokx9说:很有用,值得您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