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腹壁切口处有肿物突出的原因是什么
(一)发病原因
切口疝是手术切口深处的筋膜层裂开或未愈合所致,可视为迟发的切口裂开或表面愈合的深部切口裂开。由于切口表面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层已愈合,筋膜层裂开,在腹腔内压力的作用下,内脏或组织向外疝出,其疝囊可能是已经愈合的腹膜,也可能是腹膜裂开后逐渐爬行所形成。切口疝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与切口裂开相同。
1.全身因素
(1)年龄因素:切口疝多见于老年病人,很少发生在青壮年。老年人血清中蛋白酶与抗蛋白酶比率失衡,1抗胰蛋白酶缺乏,组织发生退行性变等。尤其是长期吸烟者,烟碱中的氧化物、氧自由基不仅可以引起肺气肿,而且可加速、加重全身筋膜、腱膜组织退变。退行性变组织中胶原和羟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降低、氧化酶的活性低下,使脯氨酸不能羟化成羟脯氨酸,导致腹壁肌肉、腱膜和结缔组织薄弱,愈合能力和抵抗腹内压力的能力低下。此外,老年人肥胖、营养不良和腹内压力过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也是切口疝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和诱发因素。老年人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的疾病很多,如慢性咳嗽、顽固性便秘、前列腺肥大和腹内巨大肿瘤等,突发性腹内压力增高如猛烈咳嗽、屏气用力排便等均可致使切口裂开或部分裂开,或导致切口疝的形成或加重切口疝的病情。肥胖不但影响切口的愈合,有时可造成腹内压力增高,也是切口疝的发生因素之一。
(2)腹壁强度:腹壁薄弱的病人相对容易发生切口疝。切口裂开后二次缝合时,可发现缝合线没有断裂或开结,而是筋膜、腱膜被缝合线切割断。切口裂开和切口疝发生的原因实际上是切口筋膜层不愈合或愈合延迟,缝线将筋膜、腱膜割断所致。缝线对筋膜、腱膜的切割力就如同肛瘘的挂线疗法中挂线对组织的切割力,如果不能达到边切割边愈合的效果,则切割完毕,而组织未愈合,即形成切口裂开或切口疝。而筋膜、腱膜过于薄弱是其容易被切割的原因。有些筋膜薄弱的切口,缝合时缝针略微用力便可将筋膜切割,这种切口若不减张缝合,在术后持续的腹内压力下,必然切口裂开或形成切口疝。肥胖病人更易发生切口疝,也与其肌肉欠发达、筋膜薄弱有关。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