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发烧究竟如何用药
临床发现,由于儿童免疫力较低,许多儿童都容易生病,从而导致各家医院的儿童病房经常人满为患。12月25日下午,本报特邀请我市妇幼保健方面的专家,就儿童保健方面接受读者咨询。
琥珀山庄的董女士:我儿子三岁了,夜晚入睡之后,经常听到他牙齿咬得“咯吱咯吱”响,搅得大人都没法睡觉,请问为什么孩子会发生夜磨牙呢?
答:你所说的“夜磨牙”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这有很多原因。首先是寄生虫因素。孩子肚子里长有蛔虫,它在小肠内掠夺各种营养物质,分泌毒素,上下乱窜,极不安宁,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引起消化不良、肚脐周围隐痛,这样会使孩子在睡眠中神经兴奋性不稳定而引起磨牙。其次还有心因性因素。家庭不和,课业负担重,过度紧张等不良情绪,也会导致夜间发生磨牙现象。
长春都市豪庭的李女士:我家孩子一到冬季就容易感冒,我们很担心孩子会因为感冒得上肺炎,请问怎样区分小儿肺炎与一般性感冒?
答:小儿肺炎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是威胁小儿健康乃至生命的疾病。但有时它又与小儿感冒的症状相似,容易混淆。但只要细心观察,其实鉴别它们并不太难,可从“一测、二看、三听”入手:一测,是指测体温。小儿肺炎大多发热,而且多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如用退热药只能暂时退一会儿。小儿感冒也发热,但以38℃以下为多,持续时间较短,用退热药效果也较明显。二看,主要看以下四个方面:1看咳嗽呼吸是否困难。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或气喘症状,且程度较重,常引起呼吸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或气喘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表现为憋气,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紫,提示病情严重,切不可拖延。2看精神状态。小儿感冒时,一般精神状态较好,能玩。小儿患肺炎时,精神状态不佳,常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抽风等。3看饮食。小儿感冒,饮食尚正常,或吃东西、吃奶减少。但患肺炎时,饮食显著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常因憋气而哭闹不安。4看睡眠。小儿感冒时,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后,多睡易醒,爱哭闹;夜里有呼吸困难加重的趋势。三听,是指听孩子的胸部。由于小儿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用耳朵听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家长可以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在孩子的脊柱两侧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听到“咕噜”、“咕噜”般的声音,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小儿感冒一般不会有此种声音。
经过上述的一测、二看、三听,如果出现其中大部分情况,即应怀疑小儿得了肺炎,应及早到医院就医。
翡翠园的张女士:我家孩子稍微有点着凉就会发烧,每次到医院医生也就是简单地开一些药回来吃了就好了。我想问一下,小孩子发烧究竟如何用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给孩子服用解热药很讲究。倘若孩子一有发烧便马上服用解热药,这不仅容易掩盖病情,给正确诊断造成困难,而且使用解热药强制体温下降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此外,一般的退热药都有发汗的作用,如果使用不当还容易引起孩子脱水、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后果。那么,孩子发烧时究竟该怎样使用退热药呢?
一般来讲,当孩子的肛温在39℃以下时,不宜使用退热药,可采用非药物疗法,如多喝水,口服清凉饮料,通过排尿、排汗降温;降低室内温度(夏天可通过空调或放置冰块等,使室温保持在25℃左右为宜);让孩子适当少穿衣服等。如果孩子的肛温超过39℃时,便应采用药物进行渐降。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卫生部急性呼吸道感染委员会推荐,孩子发烧时,应首选扑热息痛作为退热药。这种药物不仅效果好,而且退热作用缓和而持久,一次按每公斤体重服用10~15毫克,3~4小时退热作用便可达到高峰,体温平均可下降2℃以上,作用可持续6小时,使用常规剂量退热作用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在给孩子服用退热药时应注意的是,退热药应根据病情需要而临时服用,而不能像其他药物那样一天连服几次,也不能为了追求快速退热的目的而超剂量使用退热药,如果一次服药后体温仍然不退或退热后又复升,须间隔4小时以上再重复使用退热药。服药后应让孩子多饮水以利于出汗退热,如果没有足够的水分摄入,药物的作用就可能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此外,对于发热的幼儿(特别是患肺炎或其他重病者),WHO不主张使用冷、热水或酒精擦浴的方法来降温。因为,用冷、热水擦浴等于增加了一次受凉的机会,即使在夏天,冷、热水擦浴对发热的孩子也会降低其防御机制,至少孩子对突然冷、热水刺激极不适应,这样可加重肺炎或其他疾病。
百花井的高女士:我家的孩子经常咳嗽,到医院给他买了好多治咳嗽的药吃了也不管用,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如果小孩经常咳嗽不能够治愈,那就要警惕孩子的气道内可能有异物现象。在此特别告诫诸位家长,千万不可让学龄前儿童玩玻璃球、钢笔套、螺丝钉之类的物品;给孩子吃花生米、蚕豆、瓜子等食品时,更不能和孩子随意说笑、打闹,以免呛入气管。否则,轻者可引起阵发性呛咳,重者可引起窒息,给孩子造成生命危险。
长江批发市场的闻女士:我家孩子4岁了,很调皮,经常出现胳膊脱臼,请问出现这种情况后该怎么办?
答:孩子在从事体育锻炼和进行某项活动时,由于身体意外遭受外力强击,使骨头联接的关节被拉扯脱开,这就是脱臼。脱臼后,身体受伤部位会产生疼痛,无法活动,并形成肿胀,以至关节周围的外形也随之改变,更不能支撑重力。这时,千万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能乱动、乱摸或乱按摩,也不要随便去擦什么酒或药粉,动得不好反会加剧病情。正确的方法是:如果胳膊或腿部发生脱臼,要把手绢或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患处,使之冰镇。而膝关节或肘关节的脱臼,和处理骨折的方法基本一致,在对伤位进行冰镇后,用夹板来为之固定。
下颌发生脱臼。要将两只手的拇指伸进患儿的口内,放在下牙床大牙的上端,使之向右方推压。如果推压无效,没有达到校正目的,在对伤位进行冰镇后,用夹板来为之固定。
为了防止脱臼,孩子在进行体育锻炼和从事某项活动时,不要突然进行剧烈的活动,因为孩子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还未完全生长结实。即使轻轻拽拉,也有发生脱臼的危险。
·记者 李守君·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