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靳彦琴大夫谈儿童孤独症的早期发现

发布日期:2014-11-04 21:58:32 浏览次数:1595

孩子语言交流困难、不亲近家人及伙伴、不断重复一些行为动作且难以更改、总是不愿意和周围人玩……,家长往往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表现,认为孩子性格就是这样,多陪他(她)玩玩就好了,后因效果不佳,只能放弃;有的家长存有侥幸心理,一味等待、观望,认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长大点就会自然好,但却因此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孤独症危害着儿童的健康与未来,孤独症的早期发现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从而降低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好大夫在线有幸邀请到了郑州大学三附院儿童心理门诊主治医师靳彦琴大夫,给各位家长解除“儿童孤独症”的疑惑。

孤独症儿童语言、行为、交往三大障碍

主持人:许多家长对于孤独症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您能介绍一下关于孤独症表现主要在哪些方面吗?

靳彦琴:好的。首先我们先来了解孤独症的三大首要症状,一个是语言发育障碍,另一个是社会交往障碍,还有一个是行为较为刻板,有的孩子伴随有智力落后,感知觉异常等。

语言发育障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有的孩子是语言发育落后,两三岁还不会说话,有的虽然有语言,比如会背诵广告词、儿歌、唐诗等,但是他就是不会跟人交往,即没有交流性语言。还有就是一些孩子会有一些“鹦鹉学舌”一样的语言,比如妈妈说“叫我妈妈”,他会重复“叫我妈妈”,这种情况就是对语言的不理解,只会使用刻板的语言。这些就是语言发育障碍。

社会交往障碍最为主要。因为这些孩子没有语言,或者在他们的生活中不能很好的运用语言,孩子就像自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样,对外界的刺激没有任何反应。比如别人对他说话的时候,他不会看你的眼睛,即没有目光接触。跟他们的父母无法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比如在诊室内,让其父母离开诊室后,问他:爸爸妈妈去哪了?他从来不知道跟上去找。还有就是不能跟同龄的孩子建立起正常的友谊,像一些过家家的游戏,他不会玩,像一些交换玩具的游戏,他不会做。有的孩子喜欢跟着比自己大的孩子四处跑,但是却不会做简单的游戏,不懂得游戏规则,这就是所谓的社会交往障碍。

还有一个行为较为刻板,有的孩子对一些不是玩具的物品特别偏爱,比如有的孩子特别喜欢玩电线,看见有电线的地方都要过去看看,有的孩子就特别喜欢反复玩锅盖、电灯开关,有的孩子就对车轮有兴趣,甚至电风扇的扇叶他都能玩一两个小时,从来不厌烦。还有的孩子能站在那儿看着电梯开关,一看就是好长时间,有的孩子喜欢看电视广告、天气预报,可是对家长呼唤其名字无反应,就像一个聋子,这些都是行为比较刻板。

另外大概有70%的孩子会伴随智力落后(孩子智力发育不好)。还有一些感知障碍,即孩子对某些声音特别敏感,比如特别害怕听公交车报站的声音,有的特别害怕听鞭炮的声音,一听见这种声音他马上捂耳朵,这就是感知觉方面的异常。孤独症的表现主要是这些。

家长通过日常生活和交流观察孩子

主持人:靳老师,关于孤独症我们提倡早期发现才能早期治疗,关于早期发现,家长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靳彦琴:孩子们的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早期发现孤独症:

1. 孩子会不会玩过家家类似的装扮性游戏?

2. 孩子有什么需要时会不会看着你的眼睛,或者跟你有目光接触,或者他感兴趣的东西会拿过来让你看看。

3. 看看你的孩子是否对其他小朋友感兴趣,就像别的孩子在玩的时候他会不会跑过去参与其中。

4. 看看孩子是否会喜欢像躲猫猫一样跟你有互动的游戏,看他会不会玩。

以上这几个方面家长可以在自己家里大概地了解一下,这种筛查适用于18个月以上的孩子。

对于孤独症来说,早期发现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近几年在英国,儿童18个月的时候已经开始进行孤独症的筛查。孤独症早期的表现,细心的家长可能在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就能发现,比如孩子跟妈妈或者赡养人没有目光交流,正常的孩子在4、5个月的时候你跟他说话,他会试图张嘴发声与你对话,但是孤独症的孩子就没有。一般情况下许多家长是在孩子2、3岁的时候发现孩子不会开口说话,或者喊孩子名字发现他没反应的时候发现,家长应该注意到这是危险信号。

语言发育障碍表现更加突出

主持人:靳老师,哪些孩子早期需要引起警惕,或者说哪些孩子容易得孤独症?

靳彦琴:因为孤独症的病因很难明确,遗传所占的因素会多一些,比如家族的遗传倾向,家族里面有人脾气比较古怪,或者性格特别内向的家长有时需要注意。另外,孩子到了2岁,还不会进行交流性语言,不会开口说话,家长就要注意。还有有些孩子有一些比较古怪的行为,如特别喜欢玩一些不是正常孩子喜欢的玩具,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警惕孩子是否有这方面问题。

主持人:孩子表现得与其他同龄人差异较大的时候,家长应该警惕。

靳彦琴:对。特别是在语言上,好多来就诊的家长都是因为孩子的语言,以及孩子跟人交流方面来看的。甚至孩子上幼儿园以后,不能正常地跟人交流和生活,才引起警惕的。

孤独症不是孩子性格表现且不会自愈

主持人:某些家长因为缺乏医学知识,对患有孤独症孩子的表现,认为是一种性格的表现,认为孩子性格不同,才会做出与他人不同的举动。那么孤独症的表现和性格内向的表现,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区分?

靳彦琴:首先性格内向的话,他对外界是有正常的反应的。比如有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喜欢与人交流的孩子,当你与他说话时,他会躲到妈妈身后,或者他会拉着妈妈离开陌生的环境,这样的孩子胆小,但是他会跟你有互动,你跟他说话时,他会看着你的眼睛。同样,他对周围的环境的改变也会有所反应,如开门进来一个人,他会扭脸去看看是谁进来了。而孤独症的孩子对外界环境改变没有任何反应,周围环境再精彩他也不会注意到,你跟他说话他看也不看你,他的眼神很空洞,跟你没有目光接触,就好像你说的话从来没有听到一样,我们叫“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所以这跟性格内向有很大的区别。

主持人:有些家长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多孤独症可以慢慢自愈,是这样吗?

靳彦琴:这种想法肯定是不正确的。孤独症是一个终生的精神残疾,有一部分症状轻微的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可能会改善。但是大部分孩子如果不进行早期干预的话便会出现生活能力的衰退,甚至到最后不能自理。最终大概有一半的孩子成人后需要有人照顾。所以孤独症预后不佳,需要长期医疗和教育干预。

多动症和孤独症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疾病

主持人:有很多家长对孤独症和多动症这两种疾病无法区分,请问这两个疾病是怎么区分的呢?

靳彦琴:孤独症的孩子会伴随有多动的表现,家长难以区分。许多来就诊的家长会直接说,看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多动症?然而多动症和孤独症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疾病。虽然有些孤独症的孩子也伴随有一些多动、冲动、一刻不停、不知道危险等多动症的一些表现,但是他跟多动症是完全不同的,多动症的孩子可以跟人有正常的交流,可以进行正常交往,上学和生活都没有问题;而孤独症的孩子跟人是没有任何交流的,他就像自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没有任何反应,无目光接触,不听指令,他们是从来不会跟你学些什么,也不会听你的指令,不会跟人交往,但是多动的孩子他们只是表现得行为多动,而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点不受影响。

主持人:在发病年龄的方面,孤独症是否比多动症要早一些?

靳彦琴:是的,孤独症发病会早一些,一般在孩子的2、3岁之前可以做出诊断,而多动症一般是在6岁以后,才诊断为多动症。

孤独症孩子就医注意以下几点

主持人:家长发觉得孩子有类似孤独症的表现,那么他需要怎样就医,需要做哪些检查?

靳彦琴:如果家长怀疑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的话,要到专门的医疗机构,特别是孩子的行为发育科,进行专门的检查,包括孤独症的一些早期筛查,还排除一些器质性的原因,、比如头颅磁共振、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染色体等这些检查。

主持人:孤独症容易与那些疾病混淆?

靳彦琴:鉴别的话,特别是早期,孤独症和精神发育迟滞、语言发育障碍,容易混淆,另外还应与听力障碍,选择性缄默,强迫症等疾病相鉴别。

主持人:孤独症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那么治疗较晚的情况,治疗效果影响严重吗?

靳彦琴:早期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孤独症最好的治疗时期是3岁之前,而且治疗的程度和强度愈大,愈密集,治疗疗效愈好,如果超过6岁再治,治疗难度增加,治疗效果就微乎其微了。所以孤独症的治疗年龄段非常关键。

专家寄语

主持人:那靳老师您能给这些孤独症的孩子家长和亲属有没有其他的建议和嘱咐。

靳彦琴:家长们发现孩子有这方面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孩子大了就好了。首先一定要正确面对这个问题,到专门的医疗机构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这至关重要。另外,即使确诊为孤独症的话,家长也不应该灰心,应该对孩子有耐心,因为这样的孩子他不是能经过几天或者几个月的治疗就可以改善的,他会经历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可能需要一年、两年,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有耐心。家庭治疗,家长的积极配合对孤独症的治疗至关重要。所以家长一定要有爱心、耐心和恒心。和专业的医疗、训练人员保持一个长期的联系,共同来促进孩子的成长,这样的孩子预后还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谢谢您靳老师,请您介绍一下您的专家门诊时间。

靳彦琴:我的专家门诊是星期二、星期五和星期六这三天的上午,门诊地点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五楼心理卫生门诊。

专家简介

靳彦琴,女,主治医师,精神卫生学硕士,毕业于苏州大学精神卫生专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南省儿童心理行为中心副主任。在儿童发展心理学、精神医学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心身疾病等问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先后承担卫生厅、教育厅科研项目4项,发表相关文章7篇,编写著作一部。擅长: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诊治,特别是对多动症,语言发育障碍,孤独症,学习困难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