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25岁孕妇孕期患宫颈癌 切癌保胎后如愿产女婴

发布日期:2014-11-07 02:01:31 浏览次数:1600

来自浙江的25岁准妈妈陈静(化名)怀孕16周时查出宫颈癌,当地专家一致建议:立即终止妊娠,切除子宫,这意味着她永远没有机会再成为一名母亲……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产科专家联手为她大胆制定了既切癌肿、又保胎儿的诊疗计划。记者今天从该院了解到,世界首例中孕期行腹腔镜保留子宫宫颈广泛切除术,让她如愿“升级”为母亲,且母女平安,下周有望出院。

今年3月,还沉浸在中孕兴奋中的陈静,因阴道不规则出血就诊。一纸“中期妊娠合并宫颈浸润性粘液腺癌Ib1期”的诊断书打碎了她的幸福梦。她走遍苏浙一带多家医院,专家们的治疗意见一致——立即终止妊娠,切除子宫。这意味着她将与孩子失之交臂,且永远没机会再当母亲。

极度沮丧之下,陈静抱着一丝希望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门诊求助。华克勤教授检查后发现,病人宫颈外口有一直径3.5cm的乳头状增生物,病理会诊确认为外生性乳头状浸润性粘液腺癌。必须立即切除癌肿。但看着病人渴望孩子的眼神,华克勤教授又想:何不尝试一下,既保留胎儿,又切除癌肿?

华克勤和妇科主任刘惜时两位妇产科学界顶级教授经与患者及家属全面沟通谈话后,决定保留子宫及宫内胎儿,尝试运用腹腔镜技术为该患者施行“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保留子宫的宫颈广泛切除术”。虽然难度大为增加,但采用微创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不会因为胎儿后期快速长大影响腹部伤口愈合。

治疗方向确定了,但对妊娠超过18周的患有宫颈癌孕妇而言,风险还是显而易见的。国际上仅有少量报道关于开腹或经阴道状态下完成的宫颈广泛切除术,且有近40%的流产率,活产率低。对这样一位妊娠超过18周的中孕期宫颈癌患者,切除范围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华克勤教授团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孕妇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反复论证,在妇科、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等多科通力合作下,制定了一整套规范化、微创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3月21日,世界首例“中孕期腹腔镜保留子宫宫颈广泛切除术”正式开始,孕18.6周的她接受了手术。整整6小时,手术一气呵成,成功切除病灶,且保住胎儿。

不过,术后一周一纸病理报告又让医生和病人面临新挑战——化疗。坚强的陈静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术后接受了三个疗程的化疗。首次化疗时,剧烈的呕吐使她觉得几乎无法坚持。但腹中胎儿一个翻身,让她心底那份母爱油然而生。摸着不断隆起的腹部,这位年轻妈妈眼里满是坚定。由于病情关系,胎儿略小,为让宝宝快快长大,陈静拼命补充营养,积极配合医生宫内治疗。

7月6日晚,孕34.1周的陈静于晚上10点出现持续宫缩。妇科华克勤教授、易晓芳副教授、产科程海东教授、李儒芝副教授飞速赶往医院,两大科室专家会诊后决定终止妊娠。

7月7日凌晨0点12分,当一名漂亮女婴响亮的哭声响彻手术室时,所有人都露出了欣喜的微笑。 “1750克,妈妈看一看!”当新生儿科医生抱着满脸胎脂的女儿出现在陈静面前时,幸福的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滑下。经初步检查,女孩一切安好,出生评分为9分。

为保证患者日后健康和安全,剖宫产术后,妇科医生立即上台为她进行全子宫切除术。凌晨3点,手术全面结束,中孕期腹腔镜下宫颈癌广泛切除术病人成功分娩——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就此诞生。

目前,产妇恢复良好,伤口愈合佳。新生儿也在医生密切观察下茁壮成长。术后病理报告显示宫颈下段切缘、胎盘及其附着区域,均未见癌灶。(许沁)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