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接受宫颈癌疫苗注射有哪些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2014-11-16 09:30:12 浏览次数:1600

目前的宫颈癌疫苗,实际上就是针对HPV病毒的疫苗。因为目前认为99%的宫颈癌和HPV的感染相关,发现这一现象的科学家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如果没有HPV的感染,那么就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所以HPV疫苗就出现了。

美国是06年获准上市的,上市之前的情况不了解,不过相信应该有严格的三期临床试验,所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副作用多是些过敏之类的,而且都比较少见。只是潜在不良影响就难说了,上市也就六七年的时间,远期情况都还未知。

台湾是紧跟美国的,既然美国能上,那么就信任他的安全性,只是要评估一下成本效益问题,所以07年就在用了。国内还没获准上市,08年的时候我们医院曾经参与过一次临床试验,是几期忘记了,估计上市应该不会太远了吧。这里再次借机吐槽国内临床试验,实在是被试难找,那么数据上也要打问号,要说医学角度潜在不良影响,那就更难说了。详细的可以看这里:如何看待美国对中国儿童进行转基因大米的试验?

给药时间问题,一般认为应该是在接触病毒之前给药,效果比较好,如果已经有病毒接触了,可能就没有那么理想了。所以所谓最佳时间,其实是没有性生活之前,美国CDC给的建议是11-12岁,13-26岁可以再追加。如果25岁还没有过性生活,当然也可以用。基于目前宫颈癌有比较好的筛查手段,所以我个人观点,如果有性生活了,那么就没必要再用疫苗了,做好筛查就可以了。

如何知道是否有HPV感染,可以到医院做宫颈的HPV检查(这其实也是宫颈癌筛查的一部分)。但是需要强调的是,HPV感染到发展成宫颈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HPV也分很多型,并不是所有亚型都和宫颈癌相关。HPV感染,其实就是个普通的病毒感染,就像是感冒一样,大部分有过性生活的女性,一生当中都可能会有过HPV感染。只要你自身免疫力没问题,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没必要特殊处理。而只有高危型的长期感染,才可能进展为宫颈癌。所以,即使偶有一次检查发现HPV感染了,也没必要多么担心,更没必要滥用各种抗病毒药物,加强随访就够了。

=======================================================================

看了评论,关于有过性生活是否可以用疫苗的问题,我觉得是我没说清楚,应该再解释一下。

宫颈癌疫苗的作用是预防HPV的感染,而且仅针对16、18两个高危亚型,这两个亚型可能导致了2/3宫颈癌的发生。目前是可以检验出感染了哪个亚型的病毒。理论上讲,已经感染了两种亚型的HPV,那就完全没必要再预防了,因为要预防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了;感染了一种,那么还可以预防第二种;只是有了性生活,没有感染过这两种亚型的HPV,那么还是有预防作用的。

这是理论上讲。

而在现实面前,医学理论弱爆了!

首先,我前面提到了,HPV是病毒,具有自限性,只要不是长期感染,都不需要特殊处理,就像普通感冒一样,大部分女性都可能有过感染的经历,只是自己没有察觉。而既往可能有过感染,但是现在没有检测出来,也是可能的。

其次,应有疫苗预防,其实是在降低一种可能性,降低将来得病的可能性。用了疫苗,不等于将来不得病。更何况,目前的疫苗能预防的高危型,也只是占了致病的70%不到,还有三成多不在预防范围之内。所以,疫苗是个不错的东西,但也没必要想的多么神奇。

另外,宫颈癌虽然恶性程度比较高,但是,目前认为,宫颈浸润癌是可以经筛查预防的。因为宫颈癌的发病,不是三两天就能完成的,它从HPV感染,到进展成宫颈浸润癌,要经历几年到十几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段内,你有充分的机会进行筛查,并且在进展成癌之前就发现并解决问题。就是说,即使没有打疫苗,也还是有机会利用筛查的方法,预防很大一部分宫颈癌的发生。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来算一笔账了。如果用了疫苗,可以预防两种高危亚型导致的宫颈癌,用了之后,可以大大降低将来得宫颈癌的风险;而打疫苗要承担的,包括:药物的费用,很少见的可能的过敏反应,尚不明确的远期影响,其他亚型导致的宫颈癌,还有一条,疫苗对我不起作用,虽然可能性也比较小,但毕竟不是所有的药对所有的人都有效,而且,疫苗明确说明,对于既往没有感染过HPV效果比较好,所以,这一条也应该考虑在内。

如果不用疫苗,能够做到很好的筛查随访,可以很大程度上在得癌之前就发现,并且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是要承担的,是如果一旦发现癌前病变,需要做相应的手术治疗,如果没有问题,就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医学处理。

算过账以后,可以看出来,对于既往没有感染过HPV的人来说,应用疫苗应该是划算的。而只要有过性生活,就有HVP感染的可能,所以,没有性生活,是最能保证没有HPV感染的条件。因此,对于没有性生活的女性,如果有预防要求的,是建议使用的;而有过性生活的,则是可以使用。虽然可能检查出来没有过两种HPV亚型的感染,但毕竟是一种医学上的干预,所以总要有所权衡。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个人认为,可以用,但没有必要用,做好筛查就可以了。

显示全部

最近正好在妇科实习……

理论结合实践的说一下吧,个人觉得一般人没必要,为什么尼?

hpv是一种病毒,主要是母婴和血液传播,可能有极少数直接接触传播吧……但是你说你去了个坐便卫生间就得了反正我不信。所以母亲没问题,老公洁身自好,自己也没有很多小伙伴的姑凉大可不必担心。

每天来妇科hpv阳性的很多都是鸡……hpv会导致各种带下病,还有可能长尖锐湿,也挺可怜的,长过疣的亲想象一下大面积的尖锐的疣长那里了的情景吧,和山峰似的……宫颈癌患者绝大部分hpv阳性,估计这是大家担心的,但是多半是阴道炎神马的久治不愈那种,没错~hpv阳性是可以转阴性的,免疫力提高了,病毒就可以被消灭了,可以用干扰素。酱就说明身体好的人不需要hpv疫苗,身体不好的人……用了疫苗别的部分也会出问题,有打疫苗的功夫还不如锻炼身体。

综上,最好的防hpv的方式其实很浪漫,只和一个人滚床单,一滚一辈子。

祝你们幸福。

既然是分享自己的经验,那我就分享好了。刚刚到英国就听说有预防某种癌症的疫苗,当时很有兴趣,毕竟谈癌色变。后来仔细查过发现是宫颈癌疫苗。它并不是防止癌细胞,而是对 HPV病毒免疫,从而减少宫颈癌。后来就没有再关心这件事。直到有天跟年龄比较大的朋友谈天,她们说起宫颈癌造成的死亡率非常高。怕死的我马上就开始查资料。然后把这事交给了医生妈妈,获得老妈的支持之后,我就更加确信这玩意儿靠谱。在去跟家庭医生预约的前一天,正好有同学告诉我,她16岁的时候就免费接种了,英国政府推广的,大部分同学都接种了。我就更加毫不犹豫交钱接种了。现在已经分三针打完。目前没有网上别人提起的任何副作用,可能是因为我本身不过敏。

但是说到这个注意事项,首先调查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没有过敏,这些是最重要的。第二一定要和医生咨询,回答医生的问题要说实话。相信科学相信医生。医生会提供很多资料很多网站让你去了解。 第三,我知道有很多人是不愿意往自己的身体里注射东西去改变原有的某些机制的,那就不用考虑疫苗了。第四,有医学生说这样的疫苗对于亚洲人有特别的副作用。比如有的人会休克,有的人会阴道流血。这些事情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我也无权回答。我最多是胳膊疼半个小时就完全没事了。而且我的护士给我打针是神速,几乎一分钟就是进到办公室和出来的时间。

因为目前认为99%的宫颈癌和HPV的感染相关,发现这一现象的科学家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如果没有HPV的感染,那么就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所以HPV疫苗就出现了。

美国是06年获准上市的,上市之前的情况不了解,不过相信应该有严格的三期临床试验,所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副作用多是些过敏之类的,而且都比较少见。只是潜在不良影响就难说了,上市也就六七年的时间,远期情况都还未知。

台湾是紧跟美国的,既然美国能上,那么就信任他的安全性,只是要评估一下成本效益问题,所以07年就在用了。国内还没获准上市,08年的时候我们医院曾经参与过一次临床试验,是几期忘记了,估计上市应该不会太远了吧。这里再次借机吐槽国内临床试验,实在是被试难找,那么数据上也要打问号,要说医学角度潜在不良影响,那就更难说了。详细的可以看这里:如何看待美国对中国儿童进行转基因大米的试验?给药时间问题,一般认为应该是在接触病毒之前给药,效果比较好,如果已经有病毒接触了,可能就没有那么理想了。所以所谓最佳时间,其实是没有性生活之前,美国CDC给的建议是11-12岁,13-26岁可以再追加。如果25岁还没有过性生活,当然也可以用。基于目前宫颈癌有比较好的筛查手段,所以我个人观点,如果有性生活了,那么就没必要再用疫苗了,做好筛查就可以了。如何知道是否有HPV感染,可以到医院做宫颈的HPV检查(这其实也是宫颈癌筛查的一部分)。但是需要强调的是,HPV感染到发展成宫颈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HPV也分很多型,并不是所有亚型都和宫颈癌相关。HPV感染,其实就是个普通的病毒感染,就像是感冒一样,大部分有过性生活的女性,一生当中都可能会有过HPV感染。只要你自身免疫力没问题,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没必要特殊处理。而只有高危型的长期感染,才可能进展为宫颈癌。所以,即使偶有一次检查发现HPV感染了,也没必要多么担心,更没必要滥用各种抗病毒药物,加强随访就够了。

=======================================================================

看了评论,关于有过性生活是否可以用疫苗的问题,我觉得是我没说清楚,应该再解释一下。

宫颈癌疫苗的作用是预防HPV的感染,而且仅针对16、18两个高危亚型,这两个亚型可能导致了2/3宫颈癌的发生。目前是可以检验出感染了哪个亚型的病毒。理论上讲,已经感染了两种亚型的HPV,那就完全没必要再预防了,因为要预防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了;感染了一种,那么还可以预防第二种;只是有了性生活,没有感染过这两种亚型的HPV,那么还是有预防作用的。

这是理论上讲。

而在现实面前,医学理论弱爆了!

首先,我前面提到了,HPV是病毒,具有自限性,只要不是长期感染,都不需要特殊处理,就像普通感冒一样,大部分女性都可能有过感染的经历,只是自己没有察觉。而既往可能有过感染,但是现在没有检测出来,也是可能的。

其次,应有疫苗预防,其实是在降低一种可能性,降低将来得病的可能性。用了疫苗,不等于将来不得病。更何况,目前的疫苗能预防的高危型,也只是占了致病的70%不到,还有三成多不在预防范围之内。所以,疫苗是个不错的东西,但也没必要想的多么神奇。

另外,宫颈癌虽然恶性程度比较高,但是,目前认为,宫颈浸润癌是可以经筛查预防的。因为宫颈癌的发病,不是三两天就能完成的,它从HPV感染,到进展成宫颈浸润癌,要经历几年到十几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段内,你有充分的机会进行筛查,并且在进展成癌之前就发现并解决问题。就是说,即使没有打疫苗,也还是有机会利用筛查的方法,预防很大一部分宫颈癌的发生。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来算一笔账了。如果用了疫苗,可以预防两种高危亚型导致的宫颈癌,用了之后,可以大大降低将来得宫颈癌的风险;而打疫苗要承担的,包括:药物的费用,很少见的可能的过敏反应,尚不明确的远期影响,其他亚型导致的宫颈癌,还有一条,疫苗对我不起作用,虽然可能性也比较小,但毕竟不是所有的药对所有的人都有效,而且,疫苗明确说明,对于既往没有感染过HPV效果比较好,所以,这一条也应该考虑在内。

如果不用疫苗,能够做到很好的筛查随访,可以很大程度上在得癌之前就发现,并且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是要承担的,是如果一旦发现癌前病变,需要做相应的手术治疗,如果没有问题,就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医学处理。

算过账以后,可以看出来,对于既往没有感染过HPV的人来说,应用疫苗应该是划算的。而只要有过性生活,就有HVP感染的可能,所以,没有性生活,是最能保证没有HPV感染的条件。因此,对于没有性生活的女性,如果有预防要求的,是建议使用的;而有过性生活的,则是可以使用。虽然可能检查出来没有过两种HPV亚型的感染,但毕竟是一种医学上的干预,所以总要有所权衡。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个人认为,可以用,但没有必要用,做好筛查就可以了。

显示全部

1.理论上生物性安全。一般病毒(除阮病毒外)的遗传信息载体是DNA或RNA。而如今市场上的疫苗是在重组病毒颗粒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根据网上的宫颈癌疫苗的说明书。重组病毒颗粒也就是病毒蛋白外壳,不是病毒的遗传信息载体。那么病毒颗粒不像遗传信息载体,是无法嵌入到宿主细胞DNA,利用宿主细胞来繁殖病毒的。

一般病毒由遗传信息载体和蛋白外壳组成。光注射蛋白外壳到人体内,病毒能干啥。

理论安全。那生产过程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资料来源高教版细胞生物学和网络。如有不准确请见谅。

2.一般的说法是有没效看你是不是处女。25岁 且是处女的人一样会有效,不过可能效果没有 15岁的好。我不知道为什么。

3.你感染了体内 会有HPV的抗体。理论上,可以通过各种生物 学实验来检测你体内有没有HPV的各种抗体(类似于HIV初筛实验的原理)。 如果检测到HPV的抗体,就能说明你感染过了 某种HPV病毒。如果你感染了再打疫苗,疫苗 是不能发挥作用的。疫苗百度百科解释: 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你都感染了,就谈不上预防发生了吧。

但是人体自身有免疫功 能,人体能够自动清除HPV病毒,人体能够自动恢复。 那为什么会得宫颈癌呢?是因为反复感染所 致。 不对的话,请见谅。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