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发布日期:2014-10-18 19:52:43 浏览次数:1600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儿科 血液科

症状体征:脾肿大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鼻出血 ,淋巴结肿大 ,疱疹 ,血尿 ,发绀 ,血小板减少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疾病概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亦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亚型,其基本特点为皮肤、黏膜的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及血管脆性增加,骨髓涂片可见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有分化障碍。 ITP是因为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破坏血小板,造成血小板减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预防】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如何预防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如何预防?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在传染病流行期,避免到人群聚集地区去。增强小儿体质,注意室内空气新鲜,及时增减衣服,加强营养等等。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与发病机制】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目前为止,认为急性ITP和病毒感染有关,慢性ITP多起病隐袭,病因不清。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对于其发病机制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只是局限于传统的抗原抗体反应,而是更深入地涉及到了细胞免疫、免疫遗传等方面。

1.急性ITP与病毒分子模拟 相对慢性ITP来讲,人们对于急性ITP发病学研究相对较少。原因可能是由于急性ITP多呈自限性过程,只要控制好临床并发症即可。但是,由于急性ITP多继发于病毒感染,表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要点】

专科检查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做哪些检查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象 血小板计数常2.骨髓象 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分类幼稚型比例增加,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部分巨核细胞胞浆中可见空泡变性现象。红细胞系和粒细胞系正常,部分病例

临床表现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急性型 此型约占ITP的80%多见于2~8岁小儿,男女发病无差异。50%~80%的病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一前驱感染史,通常为急性病毒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细菌感染百日咳等也可诱发,偶有接种麻疹活疫苗或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后发病的。患者发病急骤,以自发性的皮肤、黏膜出血为突出表现。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全身散在分布,常见于下肢前面及骨骼隆起部皮肤,重者偶见皮下血肿。黏膜出血轻

其他检查

巨核细胞计数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概述】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如何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如何治疗?(一)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出血及血小板过低宜住院治疗,注意预防感染、外伤,忌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可适当使用止血药,如月经经期过长的女孩可使用甲孕酮类药物。

2.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激素能抑制抗血小板抗体的产生,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抑制单核-巨噬系统吞噬吸附有抗体的血小板,因而延长了血小板生存期,减少了其消耗。使用的指征是:①黏膜出血;②皮肤广泛紫癜和瘀斑,尤其是颈部的皮肤;③血小板计数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资源】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首先要明确一点,ITP的诊断是排除性诊断。根据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以下疾病,ITP的诊断可以成立。

1.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尽管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是对于新生儿期出现的血小板减少应该注意排除母体ITP或者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病毒感染相关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本病可在急性病毒感染或者接种疫苗以后发生。水痘相关的ITP要特别引起注意,因为个别儿童会出现复杂的凝血紊乱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