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佝偻病
所属部位:上肢 下肢 胸部 背部
就诊科室:儿科 骨科
症状体征:膝内翻膝外翻或髋内翻 ,脊柱和四肢畸形 ,颅骨增生 ,囟门闭合晚 ,婴儿出牙延迟 ,蛙形腹 ,骨软化 ,胸廓畸形 ,新生儿少哭 ,婴儿枕秃
【疾病概述】
新生儿佝偻病(rickets of newborn)是由于维生素D和(或)钙磷缺乏引发的钙磷代谢失常,并造成生长中的骨骼骨基质钙盐沉着障碍和(或)类骨组织(未钙化骨基质)过多聚积为组织学特征的一种营养性代谢性骨病。若在出生时已发生本病,则称为先天性佝偻病(congenital rickets,CR),又称胎儿佝偻病、胎生性佝偻病等。新生儿佝偻病易合并低钙性痉挛,由于喉痉挛可危及生命或致缺氧性脑损伤,因此应积极防治。
【新生儿佝偻病预防】
新生儿佝偻病应该如何预防新生儿佝偻病应该如何预防?先天性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妊娠后期开始。
1.从妊娠第28周开始,给孕妇服维生素D,1000U/d,小儿出生后继续服用。
2.加强孕期保健,注意营养,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照射时间。
3.积极防治孕妇疾病,如预防乙肝,保护肾脏功能等,以免影响钙磷和维生素D在体内的代谢。妊娠晚期每月加维生素D 5万U。
4.目前倾向于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维生素D的预防量要加大,在生后第2周起,每天
【新生儿佝偻病病因与发病机制】
新生儿佝偻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新生儿佝偻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
1.钙磷和维生素D贮备不足 胎儿的钙磷和维生素D来自母体。钙磷贮备中的75%在妊娠最后3个月,即胎龄28周以后所贮,其摄取量达到一生中最高量,即钙150mg/(kg·d),磷75mg/(kg·d)。足月儿皮肤表皮颗粒层亦贮存有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变成维生素D3,此内源性维生素D仅够生后2~3个月之需要,故新生儿维生素D之贮备量取决于皮肤发育状况。当孕妇孕期反应重或因偏食、日照
【新生儿佝偻病诊断要点】
专科检查
新生儿佝偻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新生儿佝偻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正常新生儿生后第1周内有高血磷及低血钙。新生儿佝偻病时血钙和血磷均降低,但亦有仅血钙降低者,血磷可正常甚至增高,但碱性磷酸酶大多增高。新生儿期由于胆汁淤积等非骨源性的碱性磷酸酶增高亦很常见,可影响对佝偻病的判断。佝偻病时血中25-(OH)D3和(或)1,25-(OH)2D3可降低,但亦有不降低者。此类生化改变不一定与新生儿佝偻病的X线改变相平行。个别患儿可以有氨基酸尿。发生新生儿低钙血症时,可有血钙下降,游离钙降低。新生儿佝偻病的诊断很
临床表现
新生儿佝偻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新生儿佝偻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主要表现为骨骼系统的骨化不全或骨软化性改变,如前囟增大,颅缝加宽与后囟门相连,侧囟门未闭,颅骨边缘和顶骨顶结节部变软或呈乒乓球感,颅骨边缘尤以顶骨矢状缝缘有锯齿状骨缺失。缺失巨大者在后囟前方可形成假囟门。当呼吸困难时易形成漏斗胸,早产儿易有肋骨自发性骨折;体重及日龄稍大的新生儿亦可有典型的骨样组织增生表现,如肋串珠、手脚镯和方颅。新生儿期低钙血症尤以晚期新生儿的低钙血症应考虑有佝偻病的可能。日龄较大的患儿还可有发秃环和神经兴奋等症状。
其他检查
碱性磷酸酶(ALP,AKP)
【新生儿佝偻病治疗概述】
新生儿佝偻病应该如何治疗新生儿佝偻病应该如何治疗?(一)治疗治疗时用维生素D制剂,每天口服5000U,连服1个月,复查X线片及生化改变,若见好转则减半量再用1~2个月。病情重、发病急剧、有漏斗胸等情况,剂量可加大甚或用突击疗法,肌注维生素D3或D2,每次5万U/kg,每月1次,共1~3次。每天补钙100mg/kg,有些患儿仅给维生素D治疗无效而在补钙后获得痊愈。早产儿用改良和强化的早产儿配方乳喂养,与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佝偻病不同,钙磷缺乏所致的早产儿骨质减少和佝偻病的治疗主要是补给充足的
【新生儿佝偻病相关资源】
新生儿佝偻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新生儿佝偻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新生儿佝偻病发生低钙血症时,应与甲状腺功能低下相鉴别;发生前囟增大、颅缝加宽、头围增大等畸形时,应与脑积水相鉴别;新生儿佝偻病尚应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软骨营养不良相鉴别,依赖维生素D和(或)钙缺乏的病史,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及经维生素D制剂治疗病情好转等,可助鉴别。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