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感冒的宝宝 避免9个错误观念
任何时候都能拍背排痰
当宝宝罹患感冒、细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时,喉咙里总是发出“呼呼”的痰声。在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宝宝自身的咳痰能力不足,大量痰液堆积在呼吸道内,致使肺部肺叶坍塌,细菌滋生,严重者还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的现象。如果父母能够利用拍击的方式帮宝宝排痰,就能降低痰液带来的不适与感染的几率。
1、拍痰的时机
虽然拍痰是有效又安全的排痰方式,但并非任何时候都适用。在吃饭前后的1小时内都不要拍,因为在饭前拍,痰有可能被松动,卡在喉头,这时东西吃下去就会吐出来;在饭后拍,也会造成胃不舒服,甚至将刚吃下的东西吐出来。
拍痰的时间要足够长,次数也要足够多;一次大约拍10分钟,一天拍4~6次,一连持续三四天,就能见到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拍痰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宝宝的脸色和呼吸,如果有脸色发紫或呼吸不顺畅的现象,就先休息一下,等宝宝呼吸平稳后再继续拍。
2、需要“抽痰”吗?
当痰液在宝宝喉头作怪时,父母常常会兴起抽痰的念头。其实,抽痰只能抽取咽喉附近的分泌物,无法抽到声带以下,而且痰液仍会一直分泌,无法减少宝宝不舒服的感觉。另外,抽吸的压力过大还可能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建议父母尽量采取拍痰的方式,简便又有效。
在生病时过度依赖维生素
很多人习惯在孩子感冒时给孩子吃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A、锌等。其实维生素对感冒是有实质帮助,譬如锌能促使酶发挥各种作用,从制造脱氧核糖核酸,到愈合伤口,也能抑制一般的感冒。锌对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必不可少,它帮助人体抵抗感冒、流感、结膜炎及其它感染。
研究发现,在感冒症状开始前摄取维生素,的确可以让感冒早些痊愈,或是在症状还会发生前,提前恢复。
不过专家说,如果你是在已经发高烧、流鼻水时,才想到要吃维生素,已经来不及了,想要预防感冒,需要日常生活间的均衡营养,综合维生素必须是在还没感冒时服用,才有抵御的效果。
过度依赖感冒药物
很多父母在孩子感冒时,喜欢吃各种感冒药,或是使用各种喷剂等。医院内科医生表示:如鼻子喷剂有时候喷太多,反而会让鼻子变的过于干燥,导致副作用。他建议,对于这类喷剂,一天使用量不要超过三次以上,许多人要学会忍耐,不要鼻子一不舒服,就使用喷剂。对于六岁以下的孩童,用药方面更要小心,最好找医生后再服药,千万不要随便吃感冒药。
小贴士:食物是最好的药方,多吃营养的食物,或是在感冒时喝些让自己舒服的冷热饮,有时候都比服药来的快又有效。
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吃化痰药需吃到没痰为止
人体在对抗病毒或细菌入侵呼吸道时,会因发炎反应产生分泌物,加上剥落的上皮以及死亡的病源体等,造成痰液。当感染数日后,体内免疫系统可以主控情况而未恶化时,便会由各种免疫细胞,尤其是游走在上皮黏膜间的吞噬细胞,负责清除痰液的工作。
因此,有痰时以多摄取液体、将痰软化为首要之务;至于化痰药,则只在当医师觉得痰黏稠度高且多时,才需在急性期的前数天内使用,并非一直用到无痰为止。
妈妈们应相信,宝宝体内本即有一位清道夫在执行勤务,只要将环境因素(包括水份摄取、温湿度等)做适当调整便可以,身体会自然痊愈的。
以上常见错误观念,在家长护理感冒宝宝的时候常会见到,在此呼吁所有爱护宝宝的父母们,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甚至将黑白颠倒,如此反而会使宝宝的病症难以舒缓。应当在对宝宝做出处置之前,先思索一遍合理的作为,看看育儿百科,或者和您的儿科医师电话咨询,便可以为宝宝在有呼吸疾患时,做最好又正确的保健。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