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女医院治感冒成植物人 院方称与己无关
此起医疗纠纷,经过三年多的漫长诉讼,历经三次鉴定才有了最终的鉴定结果。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滁州中院依法对案件作出认定:
小杨在凤阳县某医院住院治疗三天,其间的治疗行为对小杨因病毒性脑炎导致脑干脑炎成植物人状态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虽然不构成医疗事故,但是不一定不存在医疗瑕疵。如果小杨在凤阳县某医院治疗时诊断正确,处理及时,不一定必然导致现在的植物人状态。凤阳县某医院的延误治疗与小杨的现状有因果关系,对此造成的损害应当负全部的民事责任。
2005年12月23日,滁州中院的法庭内静得似乎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可以听见。小杨的父母、两家医院的诉讼代表人、几十名旁听人员都屏住呼吸,以不同的心态等待着判决结果。
“当!”随着法庭内一声清脆的法槌声,滁州中院作出一审判决:凤阳县某医院赔偿小杨医疗费用、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护理费等7项损失共48万余元,并驳回了小杨的其他诉讼请求。
接到这一巨额赔偿判决,凤阳县某医院坚持认为,自己在对小杨的诊疗过程中既不存在医疗事故也没有疏漏和缺陷,于是向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请求改判自己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二审中,安徽高院作出了与一审法院一致的认定,同时认为,“小杨的自身疾病与其现状不能排除有一定的或然性,其自身的疾病原因也不能完全排除致损害结果的发生,应适当减免凤阳县某医院的责任”。
2006年4月19日,依据查明的事实,在作出充分的论述说理后,安徽高院作出终审判决:
凤阳县某医院赔偿小杨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护理费等损失的80%,共34万余元,并由凤阳县某医院支付小杨精神损害赔偿金5万元。
一直照料着卧床在家的女儿、饱尝心理伤痛和身体劳累双重折磨的小杨的父母,艰难走过近四年的诉讼之路,终于为女儿讨回了个说法。
在安徽高院庄严的法庭上,手捧着判决书,小杨的父母再也无法抑制心里的情感,当着法官和所有旁听群众的面抱头痛哭。
随着治疗,小杨的病情也逐渐得到了缓解。肢体能轻微活动,恢复了一定的意识。在拿到安徽高院判决确定的赔偿款项后,小杨的父母为了让心爱的女儿最大限度地恢复常人的功能,自2006年7月起,多次背着女儿到蚌埠市蚌山人民医院、北京慈安中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进行治疗。
由于终审判决确定的赔偿项目和数额只截至判决当日,后续治疗期间的治疗费用的负担再一次让小杨的父母透不过气来。小杨的父亲多次找凤阳县某医院协商,但是双方一直对后续治疗的费用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为了取得后续治疗费用的合理赔偿,2006年12月29日,小杨的父亲委托律师事务所向安徽同德司法鉴定所提出鉴定委托,要求对小杨的后续治疗、营养康复及病情预后周期的发展进行审查鉴定。
2007年1月18日,安徽同德司法鉴定所出具司法鉴定书:小杨因患有脱髓鞘性脑干脑炎、器质性精神障碍、癫痫疾病,后续治疗不能间断;后续治疗药费、营养费、化验复查费、康复助残用具费等每年约需19万元!
2007年2月9日,小杨的父亲在与医院商讨未得到准确答复后,向凤阳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再一次将该医院告上法庭,要求医院按照安徽高院判决的比例支付后续治疗期间的各项费用。
“尽管过去了这么多年,可是每次到小杨家去回访、看望时,脑子里面一直还是想着当初第一眼看到她时,心里的那种震动。”说起多年来对小杨的关注,凤阳县法院法官赵燕最难以忘却的还是小杨全家当初的悲戚。
接手案件后,赵燕带着书记员到小杨家送达开庭传票,看到躺在床上口齿不清的小杨轻微地摆动着瘦弱的胳膊,善良的书记员当即流下了眼泪。
为了使这个不幸的少女和家庭获得积极的赔偿,不至于再陷入长年的官司中,赵燕不厌其烦地多次组织双方调解。小杨的不幸也让医院方感到深深的遗憾和自责,该院领导表示愿意尽可能地给予赔偿。
经过赵燕悉心的调解,2007年5月14日,小杨的父亲和医院终于达成了最终的赔偿协议:凤阳县某医院一次性赔偿小杨各项费用26万元。
“这些年了,一直对小杨有着深深的牵挂。”赵燕向笔者介绍对小杨案件的办理情况,也就是从案件办结后,只要办案途中路过小杨家的镇子,法官们都会抽空去看望,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也让遭受严重变故的小杨父母深受感动。
66万元的赔偿,对于一个规模不大的县级医院来说,无疑是一个巨额的数字,但它对于一个花季少女的健康,对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幸福来说,又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多年来,小杨父亲一直不放弃对女儿的康复治疗,希望尽可能地让女儿恢复到健康人的状态。小杨必须每天躺在床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还得依赖日渐苍老的父母的照料。至于她以后会恢复到什么状态,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虽然法律给了小杨一个说法,但是却无法还原她一个健康的身体。更重要的是,一个花季少女的精彩人生在还没来得及绽放时,突然就变了颜色。
小杨的律师常年代理一些医患纠纷,他表示,有些医生缺乏足够的责任心,病人在医院治疗时出现了不适反应,医生往往会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认为是正常反应,不能作出及时、细致的处置,这说明一些医生缺乏严谨的职业道德和充分的责任心,也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一些医疗事故的发生,一些看似简单的“失误”往往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无法挽回的苦痛。
对于小杨的遭遇,或许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也无法改变小杨的病情和诊疗结果,而医院也支出了巨额赔款为自己在诊疗中出现的缺陷“埋单”,但是,在对小杨的遭遇深深的同情和遗憾时,我们也许会在心里给出一个假设:假如当初医院在诊治时不出现这样的疏漏和缺陷,假如小杨的病情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合理的救治,也许,这令人伤心苦闷的结局就可以避免。(高建业)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