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流感当普通感冒 专家释疑
口罩、消毒水、隔离病区前几年,由于甲型H1N1流感席卷全球,这些原本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率不高的名词,一度成为最热门的词汇。虽然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或听说过流感,但对其传染性和并发症很多人了解得并不多,甚至不少人把流感等同于普通感冒。而实际上,流感的危害性远大于普通感冒,接种疫苗可减少住院几率和病死几率。随着12月份的到来,疾控专家提醒,市民应把流感列为近期防病的重点。
现象1 天冷感冒患者增多
记者昨日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民族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各大医院了解到,近日的门诊患者绝大多数为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肺炎等疾病。
市民周女士说,女儿可可刚满一岁,近段时间南宁天气变化大,孩子从上周开始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症状,在家喂了一些儿童感冒药后,发现孩子的感冒有所好转,但一停药又复发。周日晚上竟然咳嗽了一整夜,大人几乎一夜未眠,于是一大早他们就抱着孩子来看病。
在某超市工作的小陈今年刚22岁,是输液室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戴着大大的口罩的她告诉记者,近段时间早晚凉中午热,周围感冒的人特别多,加上工作环境人员密集,她的好几个同事都感冒了。她自己是早在几天前就开始干咳,并持续发烧、头痛,感觉浑身没劲。在医院一查,是流感初期,当日已是治疗的第四天,症状已基本消失。
现象2 误把流感当普通感冒治
在南宁市几家医院的儿科,记者了解到,门诊每天都会接到不少患流感的小朋友,这些小朋友主要表现高烧、头痛、咳嗽、全身酸痛、疲倦无力、咽痛等,不少都是因为家长误以为孩子是普通感冒而耽误了治疗。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专家宾博平说,流感的症状和普通感冒情况相似,但普通感冒主要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及咳嗽等,而发热、头痛、乏力及全身不适等症状较轻,传染性不强,多数是在受寒受凉后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流感一般以高烧为主,体温会上升到3940℃,而且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来讲,孩子越小发烧越高,高烧可以导致孩子脱水、惊厥等。另外,儿童流感有时还会出现胃肠症状,比如恶心、呕吐、拉肚子等,同时流感容易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中耳炎、脑膜炎等,这些并发症可以危及生命。
他提醒,市民千万不要把流感当成普通感冒治疗。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
专家释疑 发热未必就是流感
发热不一定就是流感。南宁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到发热门诊就诊的发热患者未必都感染流感,扁桃体发炎、不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引起的肺炎也会引起发热。
据介绍,临床上,流感样病例是指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同时缺乏其他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不少市民家中常备板蓝根和小柴胡冲剂等中药,她提醒,尽管中药的副作用较小,但毕竟还是药物,建议饮用板蓝根和小柴胡以3天之内为宜,最多也不能超过5天,以免摄入过量对身体造成损害。
该工作人员提醒,当前,市民应把流感列为近期防病的重点。发热患者尤其是发热持续一两天,发热在38℃以上的,最好不要自行服用退烧药,尤其不能擅自使用抗生素,最好就近到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专家支招 治疗流感需对症
采访中,专家表示,流感的治疗必须对症。遇到流感初起,症状轻微的病人,可以用生姜、红糖、葱白熬水服用,对预防流感和治疗有一定的作用。而较重的病人应及时送医院治疗。根据病人情况,给予解热镇痛和抗病毒等对症治疗。高烧病人注意补液,防止脱水。对某些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患上流感后,除给予抗病毒治疗外,还应预防性地给予抗菌治疗。严重并发症的根据情况进行综合性治疗。
名词解释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特点是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患者表现为突然发烧、咽痛、干咳、乏力、球结膜发红、全身肌肉酸痛。一般持续数日全身不适,严重时可致病毒性肺炎或肺部继发感染。据有关资料报道,世界上最近几次的流感爆发中,都有千万人因患流感而死亡。
流感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它的流行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35年形成一次小流行,8-10年形成一次大流行。对于流感的预防和控制,世界上目前多采用疫苗和药物预防两种措施。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