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不是心理上的感冒 是我生活上的癌症
2012年,一位年轻的妈妈来到心理门诊,她的父亲抱着她不到一岁的可爱的女儿。经过详细的询问和测查,医生诊断她为抑郁症。
用药一段时间后,祖孙三代再次来到门诊。看起来患者病情明显缓解,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但几个月后不幸还是发生了。这位患者随意减药停药,没多久病情复发。这次除了抑郁加重以外,患者的焦虑、失眠比以前明显,整日坐立不安、心乱如麻。儿子上学不听话、被老师批评这样的小事,也会让她觉得寝食难安,如同大祸来临。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医院后,医生建议她住院或采用物
理治疗。但患者的丈夫觉得似乎没有必要,开了药就回去了。几天后的一个夜晚,患者在厨房用儿子的红领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抑郁的发作就像在一个水潭中蹚水前行,走得越远,水就越深,危险也就越大。
对于抑郁,我们需要一个清醒的认识。而要说清抑郁,必须要先明确两个概念:情绪和心境。
情绪,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比如,遇到好事就高兴,遇到坏事就生气,高兴、生气等这些由具体原因带来的短暂感觉体验就是情绪。而心境是情绪的背景、底色或基调,是一种相对稳定持久而又不是很强烈的情绪状态。比如,有的人会觉得有段时间看什么都顺眼,干什么都有劲儿,那么可以说他的心境很好。当然,即使心境很好,该有的喜怒哀乐也都会有。也就是说,情绪是具体的、短暂的、鲜明的,而心境则是持久的、稳定的、相对隐蔽的。如果把情绪比作一天的气温,那么心境就是一个季节的气候。抑郁的时候,真正出问题的是心境,而不只是情绪。一个人心情不好,可以说自己很郁闷。但如果心境持续低落,则就是抑郁了。所以在专业分类上,抑郁的归属是心境障碍。
不是说有点坏,心情就是抑郁。人在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失恋、离婚、失业等倒霉事的时候,出现苦闷、烦恼、压抑、沮丧,通常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如果当事人应对不良,可以将其划分为一般心理问题或严重心理问题。虽然和抑郁体验有一些相似或重叠的部分,但一般程度比较轻,对心理活动的影响范围不像抑郁症那么广泛。如果程度较重,但还没有达到抑郁症的水平,—般称之为抑郁情绪。
往往有人会把抑郁当作是想不开。之所以会这么想,就是因为他们把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画上了等号。有些心理问题,确实是想不开造成的。但有人把抑郁仅仅当作心理问题,而不是心理疾病,认为抑郁是某些心理因素导致的情绪波动。其实不然。抑郁的发生,可以有诱发因素,也可以没有。有位老年的抑郁患者就曾经说过,我现在什么负担都没有,孩子都工作了,也很孝顺,退休工资也很多,我怎么会抑郁呢?其实,抑郁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完全可以是内源性的,与外部环境无关。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