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误作感冒后期酿成哮喘 专家
一换季就打喷嚏,一起床就打喷嚏,一吹空调就打喷嚏……这常常是过敏性鼻炎患儿常有的表现,然而,没多少人将过敏性鼻炎视为大病,很多家长在孩子的症状缓解后就自行停药。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官萍提醒,对于过敏性气道性疾病来说,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属于“一个气道、一种疾病”,其炎症的病理改变也非常相似。在最近的广州地区14岁以下儿童的一项变态反应性疾病流行状况调查中,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比例接近15%-40%。因此,对儿童过敏性鼻炎要做到早期诊治,以防止进一步发展为哮喘。
一些家长只在患儿犯病时用药,症状稍一缓解就停药,导致孩子的过敏性鼻炎时好时坏,甚至愈来愈严重。张官萍建议,对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每次发作时要持续治疗l~2个月,有些患者甚至需要治疗半年;而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应该提前2~3周用药,季节过后,不能立即停药,应继续用药两周左右。
在鼻部疾病的治疗中,鼻内局部用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张官萍指出,过敏性鼻炎患儿时不时受鼻塞、鼻痒、喷嚏、鼻涕等问题困扰,对他们来说,一支喷鼻剂或滴鼻剂是不错的选择:一来携带方便,二来使用简单。最重要的是,两者都是鼻腔局部用药,不良反应较少,是比较安全的剂型。目前,针对过敏性鼻炎的喷鼻剂、滴鼻剂,一般有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减充血剂三种类型。张官萍强调,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难以根治的疾病,需要长期用药,儿童选药则更加严格,因此,家长要严格按医嘱给孩子用药。
免疫疗法多为“脱敏治疗”,即以渐增量的给药方式,让患者由少到多慢慢接触过敏原,从而达到改变患者的免疫反应性和减轻临床症状的目的。目前来说,接受免疫治疗者,只有一半人能长期摆脱过敏性鼻炎。但是,免疫治疗可减轻过敏反应,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在鼻部的浸润,使症状明显缓解,降低对抗组胺药物、激素的需求量这点是可以肯定的。有数据表明,进行免疫治疗一年后,可减少药物依赖60%。
张官萍建议,对于有条件查明致敏原的儿童,应争取应用免疫疗法——在疾病进展为不可逆阶段之前及早应用,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从而控制疾病的进程。有效的免疫治疗能防止鼻炎进一步发展为哮喘,这是一般药物治疗难以达到的。
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组织结构非常相似,对于过敏性气道性疾病来说,鼻炎和哮喘是属于“一个气道、一种疾病”,其炎症的病理改变也非常相似。上气道的过敏性鼻炎常诱发下气道的哮喘发作,而原有哮喘的患者有些会发展为过敏性鼻炎。患有严重过敏性鼻炎的患儿,哮喘更易加重和难治。这部分患儿如果只吸入皮质激素防治哮喘,而不重视鼻炎的治疗,哮喘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实际上,在最近的广州地区14岁以下儿童的一项变态反应性疾病流行状况调查中,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比例接近15%-40%。
鼻炎和哮喘组成一个疾病统一体,常以相互影响的方式在同一患者并存。因此,应该重视上、下呼吸道炎性反应的相关性,以及鼻炎和哮喘协同治疗的临床意义。对儿童过敏性鼻炎要做到早期诊治,以防止进一步发展为哮喘。
找对专科医生也很关键,传统习惯将过敏性鼻炎归于五官科或耳鼻喉科,张官萍介绍到,现在很多医院已有明确的分科,过敏性鼻炎最好找耳鼻喉科的变态反应门诊或变态反应科,或者专门的鼻过敏专科。要强调的是,治疗鼻炎时别忘了防治哮喘,治疗哮喘时别忘了防治过敏性鼻炎。如两者兼有,则需要耳鼻喉科和呼吸科共同诊治。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