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不同种心电图
时间:2014年08月29日来源: www.yodak.net字体大小:[大中小] 在线咨询网上挂号
摘要:不稳定性心绞痛检查有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心导管检查及实验室酶学检查。
不稳定性心绞痛继发于冠脉阻塞的急性加重,后者是由于粥样瘤表面的纤维斑块破裂,结果出现血小板粘附引起的。造影证实1/3以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其缺血区的血管内有导致部分闭塞的血栓,由于造影时可能难于辨认血栓,报道的发生率可能偏低。
不稳定性心绞痛检查有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心导管检查及实验室酶学检查。
常规心电图:ST段压低或升高和/或T波倒置,常呈短暂性,随心绞痛缓解而完全或部分消失。如果STT改变持续6小时以上,则提示非Q波性心肌梗死。STT亦可无改变。
动态心电图:连续24小时以上的心电图监测,多数患者均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大约85~95%的动态心电图改变不伴有心绞痛等症状。对不稳定心绞痛预后的判断,动态心电图较常规心电图更为敏感。动态心电图不仅有助于检出心肌缺血的动态变化,可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的评估和决辱是否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重建术的参考指标。
运动心电图:适用于症状已稳定或消失的病人,常用于判断不隐定型心绞痛的预后。静息心电图正常,运动试验亦阴性者,5年存活率大于95%;静息心电图正常,运动试验亦阴性但伴有胸痛者,其致命性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相对亦低;运动试验出现缺血型STT改变,心率血压乘积降低并伴有胸痛症状者,则致命性心肌缺血发作和死亡的发生率高。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