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止咳药吃海鲜易过敏
有患者曾咨询,服用某些止咳药后,再吃海鱼等海鲜,为何会出现皮肤潮红、头晕、心跳加快、荨麻疹等不适症状。这可能是由组胺引起的过敏。
组胺是引起过敏反应的重要物质。部分鱼类含有较高的组氨酸,在体内经酶的作用可形成组胺;另外,鱼类在存放过程中,也可能形成组氨酸。正常情况下,组胺以无活性的复合物储存,被释放的组胺会迅速被胃、肠和肝脏中的单胺氧化酶灭活。但一些药物会影响此过程,促进组胺释放,如含有可待因成分的止咳水和复方甘草片等。服这些药物后,再吃大量海鲜时,就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以往有食物、药物过敏史的人,建议在服止咳药期间不要吃海鱼。即使不是过敏体质,也最好少吃。因为一旦出现过敏症状,有时很难分清是食物引起的,还是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此时若随意停用或更换药物,可能对原发疾病的治疗产生影响。如果出现过敏反应,须及早就医进行对症治疗,并停止使用致敏疑似物质。
除了某些止咳药能促进体内组胺释放外,酮康唑等西药和鹿茸等中药具有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服用期间可能使组胺灭活减少,造成组胺蓄积,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建议用这些药期间也少吃海鲜。
需要提醒的是,药物对体内组胺释放和灭活的影响可能持续两周左右,因此停药后短期内也不建议吃海鲜,并注意观察症状。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电话:0791-86849032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