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过敏易被忽视 体质差慎用中药针剂
在日常生活中,西药过敏反应司空见惯,如青霉素等,在病人就医的病历上都会将其明显标注出来,提醒医生或病人。
不少人以为中药是“纯天然产品”,而且我国自古就“药食同源”,因此认为中药不会过敏,甚至对于一些有过敏性体质的人,都建议用中药去调理。然而,在采访中,专家仍然提醒病患者:其实,不但中药注射剂、丸剂等中成药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连单味中草药也可引起过敏反应。
体质差,慎用中药针剂
上周,家住广州越秀区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小董突然发烧、头晕,家人随即将她送到医院。医生诊断后证实是急性扁桃腺炎。由于小董从小就对很多西药针剂过敏,在家人的要求下,医生给小董使用了一种中药注射剂消炎。然而静脉点滴不到5分钟,小董却出现了怕冷、胸闷、皮肤瘙痒、烦躁不安等过敏症状。经及时调整药物才改善过来。
“中药大多药性平和,副作用小,但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中药同西药一样也能引起过敏反应。”广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马万里表示,中药过敏与每个人的体质差异有关,如用药者的遗传基因、体内代谢酶及免疫系统等差异,“中药致敏的机理,中医认为应归于禀赋不耐,邪毒内侵,与人的体质有关”。
马万里介绍,中药引起过敏的现象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若患者属于过敏体质,那么不管是中药煎剂、中成药,还是外用、肌肉注射等,都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生活中,我们常遇到各种过敏体质的人,他们即使碰到飞絮,也可能引起皮炎等过敏反应,这样的人不管使用西药还是中药都有可能出现过敏。”因此,他提醒过敏体质者,对于针剂式的“合成”性中药亦应慎用。
别把中药过敏当作新的疾病
“中药引起的过敏反应,与西药过敏反应十分类似,一般包括全身过敏反应和皮肤过敏,发现过敏现象就要及时就医,进行脱敏治疗。”马万里说。
马万里介绍,全身过敏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胸闷气短、血压下降等,也可以引起血管神经水肿、哮喘等症状。中药过敏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可能对不同的药物产生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荨麻疹、猩红热样皮疹、麻疹样皮疹、多形红斑、湿疹样皮疹。
专家指出,由于人们经常忽视中药的过敏反应,有时还会把中药过敏当作新的疾病去治疗,这样后果严重。“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注意区分中药引起的过敏和疾病本身的症状,不要把过敏反应看成是疾病加重而再加量用药,这样只会加重病情。如果在用药时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
虫类药物较易引起过敏
中药一般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虫类药物是最常见引起过敏的,临床上很多医生对此也有较多认识。有文献资料统计发现,可致敏的中草药有100多种,动物类中药如水蛭、蟾蜍等较易引起过敏反应;植物类中药引起的过敏也不少见,如鱼腥草、穿心莲、板蓝根、丹参、苍耳子、熟地、柴胡等;矿物类中药的冰片、雄黄、石膏等也可引起过敏反应。还有一类过敏与中药有关,如补骨脂、白芷、竺黄、荆芥、防风、沙参等,这类中药具有光敏性,患者服用后对光敏感性增加,可能出现日光性皮炎等,在临床应用中也应该注意。
专家特别强调,中成药及复方制剂过敏反应发生频率较高,特别是使用中药针剂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较多,症状较重,所以不要在家里自行使用中药针剂。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医院进行中药针剂治疗,医生都会询问过敏史,在治疗的过程中会随时留意过敏反应,很少会引起不良的后果。”马万里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二、三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及武警医院等多家医院都设有“过敏检测项目”,对自身体质有怀疑市的民可以到医院进行过敏性体质的检测。(陈学敏 高三德)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