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可减少过敏风险

发布日期:2014-11-19 04:39:14 浏览次数:1597

医学家发现,过敏是一种文明病,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发病比例高于非发达地区和乡村,由此提出了卫生假说。

假说认为:婴儿最早的微生物刺激和最大的微生物暴露是肠道微生物菌群。原始社会人类的卫生条件不好,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接触到很多脏东西,他们的免疫系统必须学会适应这种变化,换句话说,孩子的免疫系统一直期待着来自肠道寄生生物的刺激,以让机体的免疫系统改变出生后偏向于Th2的现象,而达到一种平衡。

但是,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清洁的环境使宝宝在早期缺乏对微生物的接触,使得孩子们的免疫系统缺乏锻炼。于是,他们的免疫系统便会延续着刚出生时偏向Th2的现象,而成为过敏体质的人。

在母体子宫内,胎儿所处的是一个几乎无菌的环境,因此胎儿肠道内也是无菌的,也就是说,在新生儿的肠道内,肠道菌群并非是生来就有的,它们实际上是外来户。

当胎儿出生时,及出生后的几天内,细菌通过分娩时阴道物质摄入、哺乳时的口腔摄入,以及空气吸入等途径进入新生儿体内,并在肠道内定植,形成新生儿最初的肠道菌群。随着婴儿的成长,肠道菌群的种类结构逐渐趋于稳定,最终形成成熟的肠道菌群,悄无声息的与主人相随一生。

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婴儿慢慢从产道滑下来时,就吸收了产道的细菌。而剖宫产儿没有经过产道,无法接触到妈妈产道内的细菌,加上抗生素的使用和术后母乳喂养的延迟,会拖延,甚至阻碍宝宝肠道正常菌群的尽早定植,不利于宝宝免疫系统的建立和成熟,从而增加了过敏的风险。

临床研究显示,对于无家族过敏史的剖宫产儿,其过敏风险增加23%;而对于有家族过敏史的剖宫产儿,过敏风险将增加3倍。

这一发现,也可以支持婴儿过敏症和生命初期过度卫生有关的卫生假说。

对于婴儿来说,由于和外界接触较少,加上胃肠道和免疫发育不完善,食物过敏,往往成为漫长过敏进程的第一个阶梯,而牛奶蛋白是新生儿最常接触到的第一个过敏原。宝宝对牛奶蛋白过敏,常常表现为湿疹或胃肠道不适。

食物过敏,由于不具有特异性,常被误诊,因此,对于反复出现的皮疹腹泻等症状,在正规干预和治疗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时,应考虑是否为过敏,并及时发现过敏原。

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应在4至6个月,如果添加过早,会增加其特异性皮炎的概率。

据国外资料统计,大约有6%的婴幼儿在出生三年内经历过食物过敏。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则以过敏性鼻炎哮喘等为主。这似乎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可同时合并患有几种上述过敏性疾病,直至成年期。

临床确也发现:婴儿期患湿疹,将来罹患过敏性鼻炎或者哮喘的风险,是普通宝宝的3至8倍,婴儿湿疹这些早期的过敏症状,是今后一系列过敏症状的前兆!

以纯母乳喂养4至6个月是预防宝宝过敏的最好方法。而且研究发现,纯母乳喂养无论是对哪种生产方式(包括剖宫产)的孩子,均可减少其发生过敏的风险。

母乳在免疫系统中对过敏的保护机制,医学界目前还在探讨,现已知母乳是低敏的,母乳中的蛋白质被宝宝的免疫系统识别为同种蛋白,都是人类的蛋白质,致敏性很低。

再则,根据最新研究,母乳中含有多种低聚糖,有助于促进肠道内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定植,可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训练宝宝免疫系统。

同时,母乳喂养也是一种有菌的喂养方式,能诱导口服免疫耐受,能训练宝宝的口服耐受能力。

胃肠初次接触食物成分,主要是大分子蛋白质。有的孩子有遗传性过敏易感性,当大分子物质进入他们的血液,就会刺激人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IgE),再次食入相同食物成分,就会触发人体的过敏反应。

而口服耐受,是通过特殊食物对肠粘膜的刺激,让人体免疫系统认识这类食物,把它当做自家人,当这类食物再次进入人体时,不会把它当做敌人进行攻击,而发生免疫反应,这样就不会产生特异性抗体(IgE),引起过敏反应了。

应在医生指导下,首选经过临床验证的,效果明确的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奶粉不能产生口服耐受,而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可诱导婴儿对牛奶蛋白口服耐受,降低宝宝过敏风险。

使用适度水解配方奶粉诱导口服耐受,预防过敏性疾病的概念,可推广到其它食物过敏原,也可适用于婴儿辅食。

以上就是有关纯母乳喂养可减少过敏风险的详细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广大父母朋友们一定要多了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最好选择母乳喂养方式喂养宝宝,争取减少过敏的风险,从而让宝宝健康幸福的成长。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7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