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两万亩豚草成为过敏原

发布日期:2014-10-30 10:21:18 浏览次数:1595

可能你并不知道豚草是什么,但它的花粉是夏秋季节主要过敏原之一。市民去郊区游玩接触过豚草后出现类似感冒症状的,很可能是受到了豚草花粉刺激而过敏。北京晨报记者昨日从北京市农业局获悉,过去十年中本市投入防控资金1000万元遏制豚草的发展,目前本市区域内仍有2.1万亩。

蜿蜒的白河从怀柔区宝山镇下帽山村边流过,河边便生长大片豚草。北京晨报记者看到,长势较好的豚草有一人多高,叶子明显分裂成三瓣。北京市植保站植物防疫科科长丁建云表示,每到8月中旬,豚草花粉开始形成并随风飘扬,8月下旬达到高峰。因此,夏秋季是豚草花粉“发威”的主要季节,能占到花粉总量的20%。丁建云介绍说,豚草除了生命力旺盛,和农作物争夺养分,影响农业生产之外,还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豚草花粉是秋季主要过敏原,可随空气飘到600公里以外的地方,引发人体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据了解,亚洲人过敏人群比例约为5%,欧美人比例更高。近年来豚草花粉过敏患者数量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公众对豚草了解较少,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

丁建云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豚草是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的外来物种,20世纪80年代传入本市,发生地点多位于河道两侧、山坡荒地、垃圾场地等区域。豚草曾经在本市七个区县发生,目前主要分布在怀柔、密云、门头沟、房山、海淀等区,总面积2.1万亩,被列入北京市农业植物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进行控制。“最大的难点在于它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如果种子落入土壤,只要条件合适,可以在十年后甚至二十年后还能发芽,而一株草就可以产2000粒以上的种子。如果发生洪水或暴雨,繁殖面积会进一步扩大”。

由于豚草多在河边出现,为了保护水源,无法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除治。从2009年开始,本市开始进行生物防控,利用锈菌对付豚草。北京晨报记者看到,感染了锈菌的豚草叶片上出现了斑斑锈迹,有的叶片已经彻底枯萎。“这种锈菌只危害豚草,感染后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产籽了。它能让30%的植株死亡,其他70%植株能减少一半以上的产量,种子的数量和重量减少80%以上。”丁建云介绍说,锈菌可以持续发挥作用,再配合人工割除、化学防治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豚草的发生。2004年至今十年间,市、区县两级累计投入1000万元防控资金,豚草发生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年平均防效达到95%,发生面积从2005年的2.5万亩减少到了目前的2.1万亩,发生密度平均降低50%。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