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过敏性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占世界总人口的30%以上,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人类的危害极大,并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的四大非感染性疾病之一。2011年何韶衡教授在东京举行的首届中-日-韩三国过敏年度交流会上,在国内外率先对沿用了近50年的过敏性疾病的定义进行了修正商榷,将原来的过敏性疾病是一组由IgE介导的疾病修改为是一组由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介导的疾病。而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只是其中的一个亚型,从而修正了人们对过敏性疾病认识的偏差。
@何韶衡教授,现任辽宁医学院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起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在英国、美国留学12年。1999年在世界著名的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呼吸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分院任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共发表论文近400篇,其中120余篇被SCI收录,总影响因子达380左右,文章被引用2400次以上。2001年回国以来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973计划项目子课题3项、李嘉诚先生捐资款专项经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8项、国家林业局行业计划专项1项等,总经费达5000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主编了《过敏防治系列问答》、《基础过敏反应学》、《实验过敏反应学》、《临床过敏疾病学》四部专著。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