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人群庞大 中青年更高发
不知你或你周围的人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不知什么原因,突然身上长起了红色的疙瘩,又痒又难受。去医院看,医生会说,你过敏了,告诉你不要吃这个不要吃那个,而原因则不详……据介绍,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近年来,随着人类居住环境的急剧变化,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统计,目前全球过敏性疾病总患病率已达22%。如何有效防治这一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热点,在7月8日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来临前夕,记者就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问题采访了多年从事过敏性疾病治疗和研究的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宫莉和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建龙。
据介绍,由于空气污染、人工乳和代乳食品增多及精神紧张度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预计在今后的20年内,工业化国家50%的人口将染上过敏症。世界卫生组织把过敏性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预防的疾病”,因此对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重任。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1.5亿哮喘患者,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50%的成人及至少80%的儿童均由过敏因素如花粉引发。季节性过敏如不经治疗,25%-38%将发展为哮喘,最终成为常年哮喘、肺气肿、肺心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建龙介绍,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哮喘、鼻炎、过敏性湿疹、结膜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和过敏性休克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由花粉、尘螨、真菌和宠物等致敏因素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在一生中曾罹患过过敏性疾病。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大气污染的恶化和人类生活方式及环境的急剧变化,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有全球性增长的趋势,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普遍增高5—10倍,其中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超过20%,治疗费用也占所有疾病系列的前列。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各大医院的过敏性疾病的门诊量也有明显上升,尤其是季节变化和春夏季鲜花盛开的时节,发病率会大幅攀升。
有资料显示,过敏性疾病的迅速增多与长期、持续的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学者研究发现,过敏性疾病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乡村,污染地区高于非污染地区;在发展中国家,过敏的增多与城市化生活方式相关,农村孩子较少患过敏性疾病;在城市,家庭条件好的子女较低薪阶层的子女更容易患过敏性疾病。
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宫莉介绍说,防治过敏性疾病主要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远离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包括:一是吸入物变应原,包括灰尘、昆虫、动物毛发皮屑、花粉、真菌和丝绵等;二是食物变应原,包括动物蛋白食品、水果及蔬菜类、谷类、食物添加剂、香料等;三是药物变应原,包括青霉素、磺胺类、解热镇痛药、麻醉剂、生物制品等;四是接触物变应原;五是职业性变应原以及其他变应原。
宫莉说,目前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避免接触过敏原;二是非特异性治疗,主要指药物治疗,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方式;三是免疫治疗,指特异性治疗,主要是在体内培养抗体,让身体逐渐对某种原来敏感的过敏原不再过敏,但是这种治疗方式时间相对较长。
有专家研究结果显示,过敏人群比较庞大,中青年是过敏高发的年龄段。典型的过敏性疾病包括哮喘、鼻炎、结膜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昆虫过敏和过敏性休克等。据调查显示,五分之一以上的人患有不同种类过敏性疾病;夏秋季花粉症发病的平均年龄为27岁,15至44岁是鼻炎的高发年龄段,25至54岁是哮喘的高发年龄段。
专家指出,我国过敏性疾病的科研和诊治水平也有待提高。据介绍,目前国内很少有医院设立单独的过敏科或变态反应科,患者不得不到皮肤、呼吸等其他科室就诊。另外,在治疗手段上,目前仍以缓解症状方式为主,旨在“治本”的特异性免疫治疗仍处于三线治疗地位,用于临床治疗率不到1%。
专家提醒,日常生活中应坚持“三保”原则,可以远离过敏,即保养、保暖和保护。保养主要体现在饮食上,可多食用蜂蜜、大枣、胡萝卜等,多饮用山楂玫瑰茶、大枣甘麦舒心茶和红枣山药茶等,都可有效抗过敏;保暖则是预防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最直接的方法;保护即指在作息方面,避免睡前多吃或用餐后立即躺下发生气喘。
此外,还需注意保持房间干燥,床垫和枕套等要经常晾晒,家中可使用除湿器,保持室内干净,还应杜绝蟑螂等害虫进入家中。
专家建议,市民要主动放松心情,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平时多做运动,坚持锻炼身体。城市人生活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也易引起过敏症状。通过运动可缓解压力,同时促进排汗和新陈代谢,对皮肤排泄也有好处,皮肤血液循环加快,体质增强了,发生过敏症的几率也会降低。
如家中有人患过敏疾病,则不能养宠物。因为宠物的唾液、尿液和皮屑等,都是非常容易引起过敏的。市民外出时,可适量涂上防晒霜,以免发生日光性皮炎;有过敏体质的人一定要避免接触花草,防止花粉过敏。
鉴于过敏原的种类非常多,专家建议市民可上医院进行过敏原测试,帮助找到自己的过敏根源。一旦了解自己对哪些东西过敏,平时就可有目标地加以注意。特别是那些对药物过敏的市民,还应特别注意是哪种药物,在看病时要告诉医生,避免又用到过敏药物。
对于定期发病的患者,医生建议说,可以在某发病季节来临之前,在医生的指导下提前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进行预防。另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要随意停药,一般要坚持将医生开的药服完,这样有助于病状的康复。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