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引发过敏性哮喘的药物
解热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引起的哮喘,多发生在30岁左右,尤以妇女或有鼻息肉、神经性鼻炎及增生性鼻窦炎的病人居多,可达30%-40%。通常在服药后05~4小时发作。它比一般性哮喘进展迅速,症状严重而持续。消炎痛诱发的哮喘,可出现在用药后15分钟左右,也可能在用药当夜忽然从睡眠中憋醒,气喘得无法平卧。同样,扑热息痛、芬必得、保泰松、甲灭酸、氟灭酸、萘普生、双氯灭痛和炎痛喜康等也不容忽视,由于它们均会抑制体内前列腺素合成而致哮喘。
镇咳药与镇痛药如可待因、吗啡与镇痛新等,均有促进体内组胺开释作用,引起支气管痉挛而发生哮喘。
降血压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也可导致哮喘,或使哮喘恶化。
抗心律失常药如心得安、心得舒、心得静、心得同等,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随之呼吸道阻力增加,而诱发哮喘,甚至会加重哮喘病情。即使应用含有心得安或噻吗心安的滴眼液也可诱发哮喘。故哮喘病人或患有喘息型支气管炎及堵塞性肺气肿等病的人,均严禁使用这些药物。
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安体舒通、双氢克尿塞等,若长期应用,可使痰液黏稠度增加,而招致排痰障碍,故哮喘病人慎用。另外,治疗尿崩症的鼻吸入剂尿崩停,过敏体质的人吸入后4-6小时,也可诱发哮喘。
推荐导读 >> 服抗生素期间每天喝一杯酸奶
抗胆碱酯酶药如新斯的明、吡斯的明、酶抑宁及加兰他敏,都可激发或加重哮喘。
抗生素与生物制剂如青霉素、链霉素与菌苗、疫苗、抗血清、抗毒素及酶制剂等,均属于抗原或半抗原。当进入人体后,即与相应的抗体结合,促使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脱颗粒,并开释组胺或慢反应物质等,造成支气管平滑肌强烈而持久地收缩,以致发生哮喘。
由此可见,哮喘病人应慎用或禁用上述药物。一般患者使用后,若出现哮喘,应警觉到这可能与药物有关,需立即去医院诊治。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导读 >> “绿色抗生素”能够放心吃吗
(编辑: 哆哆 )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