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要晚些添加辅食

发布日期:2014-11-11 01:56:54 浏览次数:1600

90%左右的食物过敏都是以下8类食物造成:蛋、奶、花生、小麦、大豆、坚果(例如核桃、腰果等)、鱼(例如金枪鱼、三文鱼、鳕鱼等)和甲壳类水产(例如虾、蟹、贝类等)。

一位妈妈带着一脸小红点、刚满5个月的宝宝来到医院就诊,吃惊地得知,宝宝得的是湿疹,而罪魁祸首竟然是辅食。原来,为了让宝宝顺利断奶,妈妈不久前给宝宝添加了辅食。专家提醒,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可将添加辅食的时间相对延迟,最迟为半岁,并将全母乳喂养时间延长。

医生介绍,这个宝宝可能是对添加食物过敏,所以才会导致湿疹。临床上,经常有宝宝在最早进食鸡蛋黄后出现腹泻、湿疹等食物过敏症状。

这是因为宝宝的免疫功能还在不成熟的状态,消化道的消化酶构成不完整,除了母乳,其他食物对于宝宝的机体来说都是陌生的外来物。医生解释,如果宝宝身体的免疫因子对鸡蛋白、鱼蛋白等物质敏感,就会将这些物质记认为身体的不良异物,而免疫系统会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发出警告,比如湿疹,使宝宝因为身体不适而避免再进食这种异物也有通过消化系统的排除反应,比如腹泻,来排出异物,即使宝宝以前吃过某种食物而没有出现问题,他还是有可能对这种食物过敏。

如果家族有遗传性的对鸡蛋过敏的病史,宝宝前几次吃鸡蛋时可能没有反应,但以后会出现过敏症状。

医生说,有家族遗传的过敏体质的宝宝,接触到致敏食物后,一般都会引起过敏症状。那在什么阶段给宝宝添加辅食容易得过敏呢?宝宝3-4个月时添加辅食最容易过敏。

如何确定宝宝是过敏体质呢?首先根据宝宝详细的病史、皮肤试验或放射性过敏原吸收试验的结果判定。

如果怀疑为免疫球蛋白介导,应排除有关食物,必要时做盲攻击,但病史中有过严重过敏反应者或诊断明确者就不用做。如果怀疑为非免疫球蛋白介导的食物所致胃肠道疾病,就需要做活检,无条件时应做食物的排除和攻击试验。

根据病史和(或)皮肤试验,怀疑为免疫球蛋白介导的疾病或食物诱发的小肠结肠炎,应排除可疑食物1-2周。如果有其他胃肠变态反应疾病,排除可疑食物可长达12周。如果症状未改善,则不大可能是食物变态反应,因此,不能仅根据皮肤试验或放射性过敏原吸收试验做出Ⅰ型食物变态反应的诊断。

许多患者正是因此被误诊为某种食物所致的食物变态反应,却避开了他们不该禁食的食物。医生说,因此病史和食物的盲攻击对病因的诊断很重要。

临床还注意到,免疫球蛋白型和非免疫球蛋白型可同时存在或相互转化,以及患者随时可能对新的食物变应原过敏。

一般来说,妈妈可以在宝宝达3-6个月的时候添加辅食,添加的种类、数量最好以稀到浓、纤维-淀粉-蛋白-脂肪、少到多的原则添加。比如添加水果的时候可以先给予1:1稀释的果汁15ml,第二天可以增加到30ml(1:1稀释),逐渐增量,1个月后,可以把果汁改为稀一点的果泥,慢慢转变为果肉(不稀释、掺杂粒状果肉)。

避免过敏原的接触,是防止过敏的主要方法。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可将添加辅食的时间相对延迟,最迟为半岁,同时,全母乳喂养时间要延长。此外,消化道炎症是肠道过敏症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所以饮食一定要干净。

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按部就班,添加辅食的时间安排慢一点,但品种要多样,不能太单调。

曾有家长在肉类方面只给宝宝添加猪肉作为辅食,到了宝宝2岁,仍然没有进食过其他肉类,结果宝宝不但拒绝其他肉类,进食含有鱼类、虾类、牛肉蛋白的食物后还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腹泻情况。这就是因为早期宝宝的饮食结构过于单调,机体识别异种来源蛋白质的能力不完善,容易导致更严重的食物过敏。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宝宝在首先接触过敏原后,身体即产生过敏抗体,吸附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及血液中的细胞表面,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此类型过敏反应发生极为迅速。比如,进食蛋黄后出现皮肤风团样红疹。

当抗体免疫因子与细胞上的相应抗原或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原结合,引起细胞凝集或在补体作用下使细胞溶解、损伤或被单核细胞吞噬而导致溶血贫血白细胞减少。比如,进食某种过敏食物后引起的贫血、血小板减少

此类型过敏反应抗原与抗体结合不是在细胞上而是在体液中。比如,红斑狼疮引起的皮疹。

此类过敏反应是一种细胞免疫的局部反应,无抗体和补体参加,反应发生较缓慢,一般于再次接触抗原后的6-48小时达到高峰:当致敏原进入机体,致敏了 T细胞系统的淋巴细胞,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致敏T细胞再次遇到致敏原时,就释放出各种淋巴因子,引起以单核巨噬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性反应,当抗原被消除后,炎症即消退。接触性皮炎、麻风和结核病等都属于这类反应。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