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乍暖还寒天 八成儿童因过敏引发哮喘图
又到鲜花争相吐艳时,但不少过敏的宝宝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喘等烦恼也随之而来。昨天,记者从儿科、仁济、新华等医院了解到,最近患过敏性哮喘的患儿开始明显增加。而春季乍暖还寒,昼夜温差较大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还是儿童哮喘发作的最常见诱因。临近“世界哮喘日”,又恰逢“五一”小长假出游高峰,专家提醒,大约八成儿童哮喘因过敏而发,家长一方面要注意避免孩子接触过敏原,同时还要注意在气温骤变时及时为小儿增减衣物,防寒保暖。
家长误把“哮喘”当“感冒”
家住浦东新区的小明经常患感冒、支气管炎,几乎每隔1至2个月就要上医院吃药、打针甚至输液。每次得病的主要表现就是咳嗽、流涕、鼻塞、打喷嚏,而且还因吃得太甜、太咸或刺激性太大诱发。
每次发病后,父母都以为小明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鼻炎”等,有时给他吃点感冒冲剂或消炎药,严重时再看病。结果,每次咳喘、流涕控制后不久又会再复发,且一次比一次严重。直到最近再次“感冒”,吃药10多天仍不见好转,这才由父母带到儿科门诊。仔细询问病史,检查后发现,原来小明每次患的并不都是“感冒”,而是儿童哮喘。
儿童哮喘发病率增长明显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1.5亿哮喘患者,其中50%的成人及至少80%的儿童由花粉等过敏因素诱发。仁济医院儿科李亚琴医师分析说,接触过敏原是导致哮喘发作和治疗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目前的主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真菌、羽毛等吸入性过敏原,以及海鲜、牛奶、鸡蛋、花生等食物性过敏原。近年来,儿童哮喘发病率增长明显。
据调查显示,大约50%的哮喘患儿在首次发病后3年才明确诊断。仁济医院儿科马恒贵医师说,哮喘可与变应性鼻炎同时存在。一些婴幼儿发病的最初症状是流涕、反复或持续咳嗽,或在呼吸道感染时伴有喘息,很容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肺炎。因此,如果患儿反复“感冒”,每次都发展到下呼吸道、持续时间长,则应考虑哮喘的可能。
反复喘息、胸闷咳嗽要警惕
大笑、哭闹、焦虑情绪等,常可导致哮喘发作。专家提醒,家长应注意安抚孩子的情绪,避免过度疲劳,过度紧张。此外,剧烈且持久的运动也可能诱发哮喘,因此,体育锻炼时要注意运动量循序渐进。
当孩子反复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或具有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父母或家族中有哮喘病等过敏史,家长应到专科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治,切不可自己盲目诊断用药、一味按单纯呼吸道感染无休止地使用抗生素及感冒药,以免贻误病情。
新华医院儿科主任鲍一笑教授还提醒家长要注意避免孩子接触过敏原,比如:哮喘患儿家中应避免铺设地毯、挂厚重的窗帘或装饰物,减少摆放长毛绒玩具,打扫卫生、晒收被褥时让孩子避开,不要让猫、狗等宠物进入卧室。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尤其不要去花草茂盛的郊外或公园。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