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的营养价值丰富,能够抑制诱发癌症基因的突变,而且可以降低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在日常生活中,多吃猕猴桃对我们的健康都很有益,是可以大大减小高血压造成的健康损害的,能够有效的防御这种疾病的侵袭。因此,大家在平时要重视经常性的食用猕猴桃,让自己远离高血压的危害。
平常人们对猕猴桃是特别喜爱的,这种水果在日常倍受欢迎,因为它的果肉细嫩多汁,味道酸甜可口。食疗专家说,猕猴桃可以说是各种水果中营养最丰富、最全面的,常吃猕猴桃不仅能抑制诱发癌症基因的突变,而且可以降低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此外,有关研究表明,猕猴桃中含有抗突变成分谷胱甘肽,有利于抑制诱发癌症基因的突变,对鼻咽癌、肝癌、肺癌、皮肤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细胞病变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大家都应该知道,在平时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可以有效的增强体质,远离高血压造成的健康危害。猕猴桃含有VC、VE、VK等多种维生素,属营养和膳食纤维丰富的低脂肪食品。每100克猕猴桃鲜果,含维生素C100~420毫克,比苹果高20~80倍,比柑橘高5~10倍。同时它还含大量的糖、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有机物和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为50~60毫克,每天只要吃一个很小的猕猴桃鲜果,便可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
专家发现,虽然不少高血压患者的家里都购置了血压计,但常遇到些问题,自测的血压数值与医务人员所测的不一致,这是为什么呢?该如何正确使用血压计呢?
资料显示,我国相当多的居民从未测过血压,仅到医院就诊时才发现高血压,甚至发生了脑出血时才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都十分重视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
中国医师协会2005年调查北京和上海门诊高血压患者3812例,每天自测血压的占6.8%,每月自测血压一次的41.7%,仅在头晕、头疼时自测血压占40.9%。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护理工作的广东省中医药护理部副主任护士长邱定荣表示,广东地区的患者也存在同样问题。
自测血压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主动性,控制高血压有积极意义,对高血压的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及心血管病发生危险的预测均有重要价值。邱定荣提醒说,正确选择仪器、掌握血压自测方法十分重要。
血压测量仪器通常分水银和电子两种,邱定荣介绍,通常前者在医院使用,电子仪器则因为操作的便捷而广泛应用于家庭。对于有患者质疑电子不如水银的准确,邱定荣介绍,在仪器检测中,发现二者测量结果并没有明显区别。至于电子仪器中又分手腕式和臂式,有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要用臂式,因为这类病人末梢血液循环差,容易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通常量血压前要注意,应先将血压计袖带内的气体排空,再将袖带平整地缚于上臂,不可过松或过紧,以免影响测值的准确性。受测者仰卧,受测的手臂应放在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并外展45度。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2厘米。将听诊器的胸件(即听诊器的圆头)放在肱动脉搏动最强的部位,并与皮肤紧密相贴,轻轻加压,用左手固定。
测量时不能快速过猛的充气,要匀速,控制在4个毫米汞柱左右/秒,气囊内压力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并再长高30毫米汞柱(mmHg),然后以恒定速率缓慢放气。在放气过程中,当听到第一声响/最响的那一声时,汞柱指示的毫数即为收缩压;当声音突然变弱时,汞柱指示的毫米为舒张压。如未听清,应先放完袖带内的气体,使汞柱降到零位,稍停片刻,再重复测量,记准测值。
如果需要每天观察血压变化,应在同一时间,采用相同体位,用同一血压计测量同一侧手臂的血压,这样测得的结果才更为可靠。血压在一天中不是恒定不变的,测血压最好选在清晨一醒来,没有任何活动时测量最好,吃降压药也在清晨比较合适。
在广西著名的长寿村巴马,有人调查发现,这个村子里的人饮食都很清淡,几乎没有高血压患者。可见低盐是控制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邱定荣表示,如果摄入的盐过多,水和钠囤积体内,造成血压升高,正常人最好控制在6克盐/天的摄入量,当然低盐饮食并不是说吃盐越少越好,过度限盐同样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如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每天的吃盐量才要减少致1-2克。
同时,邱定荣提醒说高血压患者除了注意饮食、运动和心情方面的问题,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也是很重要一点,建议那些有家族史或肥胖高血脂的人,要尽早进行定期的血压测量,大概20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如果身体本身比较健康的人,根据具体情况在35-40岁以后可以开始定期的血压检查。
文章转载于:三九养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