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灵长类动物黄热病防治进展

发布日期:2014-10-19 12:08:29 浏览次数:1618

摘要:灵长类动物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灵长类动物突然高烧、黄疸呕吐、出血甚至死亡的人畜共患病,病毒主要损害灵长类动物的肝脏,引起肝细胞变性和坏死。预防主要是灭蚊截断病毒的传播和免疫。

关键词:灵长类动物 黄热病 埃及伊蚊 预防 治疗

黄热病是一种节肢昆虫(埃及伊蚊)传播的人畜共患病。黄热病和霍乱鼠疫是世界卫生条例规定的最严重三种传染病。灵长类动物黄热病的病原是黄热病病毒(yellow fever ivrul ,YFV),能引起人和灵长类动物高烧、重度黄疸、呕吐、出血和死亡。该病主要发生于非洲和美洲的热带雨林,是一种虫媒病毒病,通过吸血蚊子(埃及伊蚊)传播。宿主为人和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黄热病主要发生在非洲和美洲热带雨林的猴群,世界其他地方未见发病报导。黄热病病毒与尼罗河病毒、wesselsbron病毒、登革热病毒有共同的抗原,非洲毒株与美洲毒株之间抗原结构有轻微差异。

病原 黄热病病毒属于黄热病毒科黄病毒属,单链R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径为17-25nm,有包膜,核壳为立体二十面对称。黄热病毒野毒株最少有7个基因型,非洲5个,南美洲2个,各毒株有共同的抗原性。黄热病毒对氯仿、乙醚等脂溶剂敏感,0.1%甲醛可迅速使其灭活。病毒可长期存在与真空干燥的环境中,室温下容易死亡。

流行病学 黄热病只发生在非洲和美洲的热带雨林中,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 mosquitoes)。有城市黄热病和丛林黄热病两种传播途径。城市黄热病是埃及伊蚊、趋叮咬宿主(人类)而感染,感染的蚊子通过再次叮咬人类而使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丛林黄热病是通过丛林中各种蚊子在非人宿主(主要是各种灵长类动物)中传播的动物传染病。丛林中的蚊子叮咬了带毒的灵长类动物后带毒,再次叮咬其它灵长类动物是丛林型黄热病的传播途径。如果带毒的蚊子叮咬人类,即可在人群中传播,成为城市黄热病。因此,灵长类动物黄热病的爆发有一定的季节性,丛林雨季来临,蚊子活动频繁时爆发。灵长类动物对黄热病毒很敏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黄热病是一种机型传染病,潜伏期为2-5天。不同的灵长类动物对于黄热病毒的易感性有差异,非洲的灵长类动物感染黄热病后死亡率较低,而美洲和亚洲的猴子在感染后死亡率很高。这主要是因为非洲的灵长类动物长期受到病毒刺激而产生耐受(该病在美洲的爆发比非洲要迟,是通过蚊子从非洲传播到美洲)。经验表明,有六种灵长类动物对黄热病毒很敏感,包括夜猴(owl)、吼猴(howler monkeys)、卷尾猴(capuchin)或悬猴(Cebus spp)、蜘蛛猴、狨猴和松鼠猴。吼猴和蜘蛛猴感染黄热病病毒后,一般转归为死亡。猕猴对黄热病毒也很敏感,但不是猴黄热病的宿主,因为猕猴生活于亚洲,而亚洲并未发生过灵长类动物黄热病。吼猴在丛林型黄热病的流行病学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吼猴对此病毒非常敏感且死亡率高,当丛林中没有了吼猴特异的吼叫声,表明黄热病在丛林中的传播已经很活跃了。

临床症状 灵长类动物感染后突然发高烧、颤抖,有不明原因肌肉疼痛,沉郁无力,呕吐,粘膜和全身皮肤重度黄疸,蛋白尿无尿,粘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呕吐物带血、便血等)。

病理学变化 可见全身粘膜、皮肤黄染,鼻腔、牙龈出血,粪便带血。

大体病变:所有的粘膜、浆膜和肝脏黄疸,肾脏一侧或两侧表面有结节,胃内有各种未消化的食物,肠道内粪便表面有较干的黄色粘液,膀胱内黄色尿液中有白色絮状物。

镜检:病毒主要损害肝脏。感染后24小时就能在肝脏观察到枯否氏细胞,肝细胞脂肪变性,弥漫性肝细胞坏死,坏死的肝细胞形成特殊的玻璃样变化,肝细胞内有嗜酸性包涵体。肾小管上皮变性,小管内见透明管型尿,广泛的间质性肾炎,死亡前24-36小时出现肾小管坏死。脾脏白髓淋巴滤泡见淋巴生发中心坏死。

诊断 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结合。

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病毒分离是最快、最可靠的诊断手段。血清学检查包括:在血清(ELISA法)或肝脏(免疫组化法)中检测病毒;发病早期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抗原;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M抗体;中和抗体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中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治疗 黄热病无特效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支持疗法。用药要兼顾到止血、护肝肾、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另外,补充营养,发病动物会减食,加上呕吐,体质较差,应补充各种能量物质,加强护理,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止吐药物。

预防和控制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黄病病毒17D-204毒株弱毒冻干苗能诱导有效的T细胞免疫,在控制黄热病的爆发、传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此弱毒苗对吼猴也有很好的保护效果。黄热病病毒在体外自然环境中很难存活,防控的关键是阻断病毒的传播。消灭伊蚊、防止蚊子叮咬和免疫预防是防控黄热病的主要途径。

黄热病毒目前只是在非洲和美洲自然爆发,从疫区来的动物必须确保接种过黄热病疫苗。虽然亚洲未曾发生过黄热病,但我国也有传播黄热病病毒的蚊子,要做好防疫和预防监控工作。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18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