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中国肠癌筛查现状 在困境中努力前行
作者:家庭医生在线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2 标签: 其它 有专家审核 

本文医学指导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潘志忠教授

肠癌在中国大城市的发病率每年上升4-5%

万德森教授向我们介绍说,在美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占所有癌症的第四位,而死亡率为第二位。2011年估计全美有101340例结肠癌和约39870例直肠癌的新发病例,而同年估计将有49380例患者死于结肠癌和直肠癌。尽管如此,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还是从1975年的60.5/10万人群降低到2005年的46.4/10万人群;而且,在1990至2007年间,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也降低了大约35%,原因之一是通过筛查的普及提高了早诊率以及治疗手段的进步。

与美国肠癌发病率每年下降3-4%相比,中国大城市的肠癌发病率每年上升4-5%这一数字就尤其令人担忧。而出现这个对比的原因,万德森教授指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三高一低的饮食: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高能量、低纤维。

2、中国人口老龄化:由于肠癌的发病高峰年龄在70岁左右,中国正进入肠癌高发期。

3、没有控制好癌前病变,筛查不够充分。

4、缺少合理的生活习惯,缺乏运动,超重和肥胖。

这一系列的原因致使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日渐升高,成为普通居民健康的一大威胁。

肠癌的筛查工作任重而道远

广州越秀愿配合行肠镜检查高危病人不足1000人

日渐走高的发病率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而肠癌作为一种能防能治的肿瘤,筛查就成为了肠癌防治的重中之重。但是,肠癌的筛查工作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行的却并不尽如人意。

潘志忠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一个现实中的例子。委托广州市越秀区疾病控制中心开展的肠癌筛查工作进行到现在已接近3年,工作分为入户调查填写个人信息,到医院留大便进行大便隐血实验,然后通知高危病人进行肠镜检查。但愿意配合进行肠镜检查的高危病人到目前为止还不足1000人。甚至许多居民听到要调查肠癌的相关信息,连门都不给调查员开,认为谈说癌症是晦气的而拒之门外,这种落后的抗癌防癌思想也成为了中国肠癌筛查的一大绊脚石。

40岁以上人群就应进行肠镜检查。

美国等发达国家建议50岁以上人群进行肠镜检查,而中国由于肠癌的高发性将建议肠镜检查人群年龄定为40岁以上。因是我国大肠癌发病年龄较欧美国家提前12~18年。

英国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55-64岁年龄段的人进行一次肠镜筛查,肠癌发病率下降33%,肠癌死亡率下降43%。肠镜检查可以发现癌前病变,及时切除可防止肠癌发生。发现早期癌瘤切除后也可使死亡率下降。由此可见肠镜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困难中的希望 中国的肠癌筛查之路

由于肿瘤的发病因素复杂,我们无法从病因上进行预防,筛查就成为了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途径。虽然在中国的肠癌筛查还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们相信,有着万德森教授和潘志忠教授在临床一线孜孜不倦的努力,再加上媒体的宣传和现实中的例子,一定能让普通居民的肿瘤知识得以增长,防癌意识可以转变,中国的肠癌筛查终将步入正轨。

万德森教授、潘志忠教授与采访记者合影

本文医学指导专家:万德森教授 主任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介:1940年8月生,广东东莞人,主任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肿瘤中心主任兼肿瘤医院院长、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腹科主任、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主要研究方向是大肠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提出了提高大肠癌疗效的综合措施,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结直肠癌社区预防与综合治疗应用研究”获2010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致力于社区肿瘤防治,在广州市越秀区建立社区肿瘤防治网络,推动社区肿瘤登记报告制度的建立和运作,并主编《社区肿瘤学》,首次提出社区肿瘤学概念;着重造口人的生活质量,创立我国第一所造口治疗师学校,推动我国造口康复治疗的发展。曾主持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和省部级课题7项,获省科委科研成果2项和校级科研成果和医疗成果多项。发表医学论文15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专著10部。因工作成绩彪炳、医德高尚多次获卫生部、广东省及学校的嘉奖。

本文医学指导专家:潘志忠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介:1963年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一直在本院从事腹部肿瘤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上着重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分期、治疗及预后的研究;基础上着重于肿瘤分子生物学早期诊断和治疗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擅长大肠癌的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治疗,在腹腔镜手术、经肛门微创外科(TEM)、肝转移综合治疗、胃肠间质瘤靶向治疗等。近5年在国内,作为通讯作者,在Ann Oncology, J Gastrointest Surg, Int J Colorectal Dis, World J Gastroenterology,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l Medical Research 等本领域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十余篇论文。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主持和参与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科委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卫生厅基金多项。主(副)编专著5部,参编多部。

文章转载于:家庭医生在线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2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