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切开复位术 描述
2878人浏览骨折切开复位术
骨折切开复位术是用手术方法显露骨折部位,施行骨折端的修正和复位;并根据骨折的不同情况,选用各种内固定物,保持复位后的位置,称为内固定术。一般,骨折切开复位后,多同时行内固定术。
1.伤员一般情况不好,或并发休克者,必须先行抢救,待休克稳定,一般情况好转后,才能进行手术。 2.如有危及生命的头颅、胸腔或腹腔等重要脏器损伤,必须首先处理,骨折的治疗退居次要位置,可先行临时外固定,待病情稳定后再处理骨折,或采用非手术治疗,尽可能争取较好的复位。 3.骨折局部有超过8~12小时的开放性伤口。
注意事项: 术中注意 1.术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这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消毒铺巾后用护皮膜或消毒“袜套”保护切口,使切口与周围皮肤隔离。尽量避免手指接触切口或伸入关节内,以防污染。 2.如无禁忌,术中应当使用充气止血带,使出血减少,解剖层次清楚,便于手术进行。但每次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松开止血带后要仔细止血。 3.骨折端复位后,缝合切口前应检查骨折端对位情况。关节内骨折应摄片检查,如发现复位不满意,应重新复位及内固定。 对骨折切开复位
并发症: 1.休克 由于骨折局部出血与疼痛的强烈刺激,可发生休克或处于休克前期。切开复位术又是损伤较大、血量损失较多的手术,如术前没有很好地准备而冒然手术,必将加重或引起休克。因此,预防休克的关键是在术前、术中进行必要的输液、输血,以补充血容量,术中应按失血量等量输血。此外,必须禁忌粗暴的操作,以减少损伤刺激。如发生休克,应暂时中止手术,积极进行抢救。 2.切口感染 这是切开复位术的严重并发症。切口感染意味着骨折端的感染(即化脓性骨髓炎)。感染后,局部长期充血,骨折端受脓液浸泡,组织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