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结核症状
肾结核的主要原发病灶为肺结核,少数来自于骨、关节、肠、淋巴结的结核病灶。偶有从生殖道蔓延到肾脏。肾脏结核的基本病理改变为结核结节或结核性肉芽肿形成。结核结节的中心为干酪样坏死组织,周围为类上皮细胞及laugharis巨细胞,外围为淋巴细胞及纤维组织。
结核杆菌经血路侵入双肾,先在双侧肾脏的肾小球毛细血管丛中形成微结核病灶(病理性肾结核),在机体抵抗力正常的情况下,微结核病灶可痊愈或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但未痊愈的微结核病灶可引起结核菌尿。
初起病变是一个肾小球结核结节,以后可发生坏死性损害,并且蔓延到小管。大多数病例从隐匿到再活动10~40年,一旦形成干酪样坏死损害,极少能自愈。发生坏死性乳头炎到肾实质空洞形成、钙沉积;感染继续播散,肾盂炎症到纤维化,影响集合系统,形成狭窄和肾盂积水。如果实质纤维化进展,肾内血管狭窄,致纤维化,最终肾结构破坏。若“种植”到尿,可发生尿道炎、膀胱炎(伴有溃疡形成、纤维化及壁增厚)。
未进入临床肾结核阶段的患者,临床上无显著症状,但尿液结核菌可阳性。轻度临床肾结核患者,也可只有尿沉渣的异常,在结核菌尿的基础上,伴脓尿、血尿及轻度蛋白尿。
1.尿路刺激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是肾结核的典型而突出的临床症状,尿频常最早出现,初发病时尿频可不伴尿痛,应用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严重的患者可发生尿失禁,排尿困难和夜尿,这与膀胱受累有关。
2.血尿? 肾、输尿管或膀胱结核病变都可导致血尿。由膀胱三角区结核性溃疡所致者,多为终末血尿。全程血尿多数由于膀胱以上尿路血管损伤所致。
3.脓尿? 镜下有大量脓细胞,有时可发现坏死组织。严重的患者尿液可呈“米汤样”
4.肾区疼痛及肿物? 肾结核局部症状不明显,压痛及肾肿块(积水)较少见。结核性脓肾继发感染(多数为大肠埃希杆菌)时,或肾周围寒性脓肿时可有局部叩压痛,甚至出现腰部窦道。因结石、凝块、碎屑可引起尿路绞痛。
5.全身症状? 严重患者或有其他器官结核时,可出现消瘦、乏力、潮热、盗汗、食欲减退也是常见的。双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可出现尿毒症。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