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脾胃虚寒却脉数 何解

发布日期:2014-11-29 23:09:34 浏览次数:1651

伤寒论中看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学生也是脾胃虚寒,以前去看中医,中医一见脉数就说肝热,或说心火亢盛。服清凉药物,皆加重病情。后偶用陈士铎的火土既济丹∶人参(一两) 白术(一两) 山茱萸(一两) 菟丝子(一两) 山药(五钱) 巴戟天(一两) 肉桂(一钱)。

服药3贴就发现脉转缓,平稳。

伤寒论里的这番话让学生很是惊叹,但是功力寥寥,不能甚解。有先生可以具体解释一下吗,另外还有别的文献中有讲脉数是胃虚寒吗?

(学生也在四圣心源的脉解篇中看到过脉数为寒)。。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这是太阳表证的表现,可是现在这个病人出现了“自汗出” ,按照后面的证候的推测,这个“自汗出”是阳虚,阳不摄阴的表现。 “反不恶寒发热” ,这个“自汗出”因为不是表证,不是中风证,所以没有恶寒发热。 “关上脉细数” ,这个细数看起来很可能让你诊断为阴虚,实际上是胃阳不足,它是阳虚。细数脉在通常情况下是主阴虚,可是在这里和临床症状结合起来看,它却是阳虚,是一种虚性的代偿。就和我们讲“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闷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一样。那个脉促不是主热,而是胸阳不振。这个细数的数不主热,不主阴虚,确实也是一种阳虚的表现。怎么知道的?结合症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医生用过了催吐的方法,在这个病一两天的时候,病比较浅的时候用过吐法,出现了“腹中饥,口不能食” 。腹中饥是个假象,好象是有热,有热则消谷善饥,但是真正让他吃,却是他不能吃,因为他是胃阳被伤,胃阳不足,受纳腐熟无权。所以他有一个饿的感觉,好象是一个虚热,是虚阳躁动的一种表现,但是真正的他是胃阳已伤,不能够受纳,不能够腐熟,所以他不能吃。这样的话,脉细数是假象。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5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