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后尿道瘘
症状体征 编辑本段 新生儿肛门直肠闭锁,排尿时尿道排气,尿液混浊,混有胎便,即可诊断。“H”形尿道直肠瘘除可有上述症状外,也可能尿道不排尿,尿由直肠排出,呈水样便。由于尿液经瘘管进入直肠,可发生高血氯性酸中毒。大部分病员并发肾盂肾炎,反复发作。会阴部瘘,主要是排尿时会阴部漏尿,一般瘘管小,尿流不呈线,呈滴状,仔细观察才能看到瘘口。有的在排尿时会阴部呈囊状突起,顶部有小孔漏尿。病儿可有下尿路感染,如不并发上尿路畸形及膀胱输尿管反流,危害并不大。
用药治疗 编辑本段 1.尿道直肠瘘并发肛门直肠闭锁 先行结肠造瘘,必要时同时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待年长能承受较大手术时行直肠尿道分离术,修补瘘管并作肛门成形术。
2.H形尿道直肠瘘 先行结肠造瘘及耻骨上膀胱造瘘,二期经会阴切除瘘管,分别行后尿道及直肠修补。
3.后尿道会阴瘘 经会阴切除瘘管,同时行暂时性膀胱造瘘。
饮食保健 编辑本段 具体饮食建议需要根据症状咨询医生,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而均衡。
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戒除烟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病理病因 编辑本段 胚胎发育期间,尿生殖皱襞未闭或未能将尿生殖窦与直肠分隔开。导致尿道与直肠或会阴相通。可分为以下3型。
1.尿道直肠瘘并发肛门直肠闭锁 直肠末端变细,通向后尿道。有的与前列腺部尿道相通(图1A),有的与膜部尿道相通(图1B)。无肛门,胎粪由尿道排出,同时可并发先天性尿道狭窄,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H”形尿道直肠瘘 肛门直肠正常,后尿道与直肠之间有瘘管存在,呈“H”状(图1C)。
3.后尿道会阴部瘘 瘘管起于后尿道,与会阴部皮肤相通(图1D)。
检查方法 编辑本段 实验室检查: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其他辅助检查:
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可看到造影剂进入直肠。大的瘘孔经内窥镜可确定其位置。小的瘘孔内窥镜不易见到。“H”形瘘管可通过直肠镜看到瘘孔或瘘孔处凹陷,直肠亚甲蓝灌肠后尿呈蓝色。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