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学校恐怖症症状
一般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境,如黑暗、动物、传说中的鬼怪、死亡、登高、雷电等会产生恐惧,但这类恐惧程度轻、时间短,为正常情绪反应,不属于恐怖症范畴。一般意义的恐惧具有自我生存保护的生物学意义,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而恐怖症则是其程度与外界刺激不成比例,且不因解释而消失;或病儿明知某些事物不存在危险,却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体验,远超过客观存在的危险程度,虽经劝解也不能消除,属于病态。一般倾向女多于男性,女孩以恐惧黑暗、雷电、动物、昆虫为多见。
小儿学校恐怖症是指儿童对学校环境或到学校上学所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而在与上学无关或非学校环境中(如家中)则言行自如。学校恐怖症近年在门诊有增加的趋势。
学校恐怖症可发生于各种智商水平的儿童,但女性多见。该类儿童参加学校活动,显得被动退缩、或者惧怕。一方面喜欢呆在家里,一方面又对落下功课极其焦虑不安,深深陷入矛盾之中。经常请求老师同意其离开课堂,尤其是要求去校医室看病。经常抱怨自己身体不舒服,却无躯体疾病的证据。该类孩子经常伴有焦虑不安、感到自卑,对自己的行为自责、情绪抑郁或有追求完美的趋势。拒绝上学,如果孩子总是哭喊、尖叫、声称有病,而只要家长同意他呆在家里,这些现象也就烟消云散,此时当然应该注意了。
病程中后期还会出现:①家庭暴力,如通过毁物、攻击父母、自伤等达到不去学校;②情绪消极倦怠,从起初获允留在家里情绪马上平静好转,到后来变得情绪低落消沉,嗜睡;③精神症状,如幻听幻觉甚至表现抑郁。
1.学校调整? 调整学校环境,详细了解患儿在学校学习的困难是学习负担过重还是人际关系紧张,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改进,也可以考虑换班和转学,使患儿尽快建立自信心。
2.家庭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父母亲共同参与,调整家庭教育方式,改善家庭气氛和环境,进行家庭心理治疗,帮助父母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行为方式和情绪反应对患儿可能产生的影响和程度,促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让孩子尽快重返校园,适应学校环境。
3.系统脱敏法。
4.药物治疗? 对伴有明显焦虑、恐惧的患儿,可给予抗焦虑剂和(或)抗抑郁剂以减轻患儿的症状,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