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治疗前房下方有红色血平面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4-11-01 13:25:18 浏览次数:1595

(一)治疗

1.治疗的目的和原则 制止初期出血;防止复发性出血;清除前房内的血液;控制继发性青光眼;治疗并发的创伤

2.对无并发症的前房积血 一般的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抬高头位,借地心吸力使血液下沉,不仅可防止血液蓄积在瞳孔区,还可减轻颈部及眼部静脉充血,不安静的病人可给予镇静药。有人认为绝对卧床休息,单眼或双眼包扎,与自由活动的病例比较,出血的吸收率无差别。

3.药物治疗 用止血和促进前房积血吸收的药物,文献报告繁多,但其确切的疗效存在争议。影响疗效评价的主要问题是前房积血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不少临床资料缺乏严格的对比观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前房积血的结果,主要取决于外伤的性质和严重性,而不是主要靠药物治疗。

(1)散瞳药和缩瞳药的使用:不同的观察者有不同的意见。主张缩瞳者认为缩瞳可增加虹膜与血液的接触面积,开放房角,利于吸收,但有增加炎症反应的可能性。虹膜根部断离时,应忌用缩瞳药。主张用散瞳睫状肌麻痹药的理由是:70%的前房积血是由于睫状体撕裂,睫状动脉受伤,用睫状肌麻痹剂,瞳孔散大时虹膜堆积于根部,组织致密时可封闭破裂的血管制止出血。散瞳后睫状肌得以休息,可减轻疼痛,病人感到舒适。散瞳可防止因炎症引起的后粘连。一旦血液吸收,可立即检查眼底,确定和治疗眼内的其他病变。但散瞳可使瞳孔缘撕裂伤再度加重,也可能危及小梁网的引流系统和减少虹膜吸收的面积。较折衷的观点主张不散不缩,也有人主张用去氧肾上腺素、托吡卡胺等短效的散瞳药代替强效持久的阿托品。

(2)皮质激素的应用:提倡使用皮质激素作为促进血液吸收,防止再出血的方法。特别是适用于睫状充血伴有虹膜睫状体炎者。推荐使用的剂量是成年人为40mg/d,小儿为0.6mg/d,分次内服。以后有相似的报告证实皮质激素的效果。结膜下注射甲泼尼龙(Mythylprednisolone),用于前房血液未凝成血块前,可促使血液的吸收,但一旦形成血块后功效降低。目前国内市场上有许多种点眼制剂,比较发现美国眼力健公司(Allergen)的百力特滴眼剂(醋酸泼尼松悬液,pred Forte)是一种很好的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它使用特殊的钢珠磨碎技术,使99%的混悬微粒约为2?m,因此易吸收并易于穿透角膜,在房水中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其抗炎作用大于2.5%的氢化可的松、0.5%的泼尼松龙和0.1%的地塞米松。对于前房和前巩膜的炎症,用其滴眼可代替结膜下注射。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