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为何多喝水
听起来冠心病和喝水似乎没有多大的联系,但是联系是必然的,大部分心血管病病人血液黏稠度也较高,尤其是夜晚的时候,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量减少,血小板凝聚,粥样硬化的血管更易产生栓塞,当栓子脱落在脑动脉、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内时,心肌就可发生急性供血不足引起坏死。因而是很危险的,冠心病病人更要注意补水。
冠心病病人莫忘常补水
水有止渴、镇静、稀释血液、散热、润滑、利尿、运送营养等功效,已有研究证实,水与老年人冠心病发作密切相关。
据统计,心绞痛、心肌梗死多在睡眠时或早晨发作。老年人由于生理朽迈等各种起因,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血液黏稠度也较高。人在夜间因呼吸和出汗会消耗部分水分,加之老人常有起夜(小便多)习惯,水随之消耗也较多。夜间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量减少,血小板凝聚,粥样硬化的血管更易产生栓塞,当栓子脱落在脑动脉、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内时,心肌就可发生急性供血不足引起坏死。所以,老年人尤其患冠心病的老年人,重视饮水是预防心梗发生的重要看护方法之一。
由于不少老年人神经中枢对缺水反应不太敏感,会因不渴而不愿喝水,身体经常处于一种轻度脱水状态而不自觉。因此,老年人即使口不渴也要常喝点水。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临睡前半小时,适当喝些水。早晨起床后,首先饮一杯水(200ml左右),可及时稀释过稠的血液,促进血液活动。夜尿多者,起解时可喝些白开水,能补偿体液的消耗。当天气炎热或饮食过咸时,更应多喝些水,这既可补充流失的水分,也可将废物及时排出体外,防预人体酸性化而损害血管。
小链接:冠心病病人的生活保养
推荐导读 >> 冠心病病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遇事心平气和。冠心病病人往往脾气急躁,故易生气和得罪别人。必需经常提示自己遇事要心平气和,增加耐性。
2、要宽以待人。宽恕别人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平静和,有益于冠心病的康复,而且能赢得友谊,保持人际间的融洽。所以人们把宽恕称作精神补品和心理健康不可缺乏的维生素。
3、遇事要想得开,放得下。过于精细、责备责备经常引起自身孤立,而这种孤立的心理状态会产生精神压力,有损心脏。冠心病病人对子女、对金钱、名誉、地位以及对自己的疾病都要坦然、淡化。
4、把握一套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的方法。如自我放松练习:通过呼吸放松、意念放松、身体放松或通过气功、太极拳等活动,增强自身康复能力。
推荐导读 >> 冠心病病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编辑: 勇宁 )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