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发作不能忍 自我保健应做到三个坚持
■ 病例解读
71岁的许先生因骨折住进了某医院,住院期间发生了心肌梗死症状,被转入心脏重症监护室。在心脏重症监护室里多次心梗发作,他一直强忍着,只是和家人说有些不舒服一会儿就好。直到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全身青紫。尽管医生给予持续胸外按压、除颤,肾上腺素、多巴胺、碳酸氢钠等药物复苏以及气管插管呼吸机呼吸支持等治疗,许先生还是带着诸多遗憾离开了。医生给出的结果是,心前区大面积梗死。并感叹“这位老人家真能忍!”
急性心梗是因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闭塞导致接受冠脉血液供应的心肌急性缺血、坏死,是国际公认的临床上最严重的急性心血管急症之一,发病急,预后差,死亡率高,急性期死亡率约为30%。
资料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有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梗。以往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的高发人群多是65岁至70岁的老年人。近年来,明显出现年轻化趋势,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发病率增速加快。我国每年死于急性心梗的人数超过100万,在心肌梗死患者中50岁以下的人约占40%。
据北京市急性心梗发病监测信息平台的监测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9年间,35岁至44岁人群发病率增幅最大,3年中增加了31.8%。心肌梗死正在成为危害中青年健康最危险的“杀手”之一。
“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原则就是把已经梗死的血管重新开通,如果发现早,救治及时,成功率可以达到95%以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玉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一般来说心脏阻塞30分钟后就开始出现不可逆的心肌损伤,发病后6个小时,心肌细胞会坏死50%,12个小时后会坏死75%,24个小时以后就会全部坏死。“急性心梗救治的关键是尽早恢复阻塞的冠脉再通,最大限度地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左室功能。”冠状动脉阻塞时间越长,不可逆损伤的心肌越广泛。因此,心梗治疗必须强调早期诊断,治疗的“黄金时间”则是发病6小时以内。一旦等到心肌梗死发病超过12小时后,治疗难度与风险就大大增加。
许多急性心梗都是发生在家里,因此,大力普及急性心梗早期家庭急救极为重要。一旦病人出现急性心梗,应让病人立即卧床休息,保持镇静,有条件尽快吸入氧气,给病人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同时拨打120叫救护车,切忌让病人打车或坐公交车去医院。
本文关键字:急性 心肌 发病 小时 治疗 出现 坏死 病人 人群 医院
作者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 [警惕]七成媒体人有三高症状 应合理膳食、戒烟控酒下一篇 : [回应]卫生部回应“死婴门”事件: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