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门诊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分析

发布日期:2014-11-25 05:37:59 浏览次数:1595

崔定元 (宜兴市人民医院川埠分院 江苏宜兴 214200)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院门诊高血压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并对其做出评价分析。

【关键词】高血压病 用药指导 健康教育

高血压指以体循环收缩压和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95%)和继发性高血压(5%)。高血压病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我国成年高血压患病率达18.8%,约有高血压病人1.6亿。但高血压的治疗率为25%,控制率仅为6%,临床发现许多病人就诊时并不知道自已患了高血压,在高血压病人中70%的人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存在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普遍现象。用药仍是治疗的核心。WHO推荐的一线降压药为利尿剂,-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目前临床上主张联合用药,协同降压,使降压效果增加,不良反应减少,称之为合理的降压联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门诊高血压病人中抽取100例做重点观察对象,其中男患58例,女患42例,年龄40~78岁,高血压病史1~6年,全部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前平均晨间血压为(16020)/(9020)mmHg。以上患者在门诊建册后,开始实施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

1.2 结果

经过半年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100例患者的晨间血压(6~9am)平均控制于(13020)/(8020)mmHg之间,较前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2 用药指导

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指出:收缩压下降10mmHg舒张压下降5mmHg,10年内对于高危高血压病人可使心血管事件的绝对风险下降10个百分点。

(1)坚持合理用药 有些高血压病人,经多方医治后,对自己的病情一知半解,凭借自己久病成医的经验。点名要药、私自停药、加药。有的病人听到别人用某种药好,便仿效之一,忽视自己的体质及疾病与他人的差异,有的人认为价格昂贵的药就是好药。所以,护士应向病人解释药物的作用及制定用药方案的科学性,不同的药物或同一种药对不同的病人有着诸多的个体差异,耐心讲解错误用药所造成的危害。

(2)循序渐进用药原则①从单一的小剂量降压药开始,经一段时间治疗后,根据血压值适当增减剂量或加另一类降压药;②对血压较高的病人,其血压应逐步降低,防止用药过猛引起血压骤降等不良反应;③为保证病人合理用药及根据血压随时调整剂量及用药时间,必须教会病人自己测量血压,如服药过程中出现头痛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或增服降压药。④注意饮食对药效的影响,如服利血平时,酸性饮料能增强此类药物的吸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此护士应协助病人服药并对其饮食进行指导,可提高药效,减少副反应。

2.1 初始小剂量

由于人们对降压药的敏感性不同,年龄,个人体质及所患疾病都有关系。因此初次使用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用药效果,血压控制情况逐步递增剂量。

2.2 宜使用长效药物

高血压用药提倡平稳降压,降压最好使用谷/峰比值超过50%的降压药,即每日1次服用,能稳定控制24h内血压,以保护靶器官,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2.3 联合用药

指两种以上的降压药同时使用,有研究认为,在许多病例中,可能需要3种甚至4种药物合用,既可减少每种药物的剂量,有助于防止副作用,又能提高疗效。

2.4 坚持终身服药及逐渐减量

研究证明发病时间越长,血压控制越差,越易引发心脑血管病,因此高血压病人应及早用药,坚持终身服药将血压始终保持在目标水平。另外突然停药易引起血压突然上升,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症状,给病人造成危险,因此高血压病人用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

2.5 降压药宜在晨起服用

人1d中血压在夜间(凌晨2时)最低,上午6~10时,下午4~8时各有一高峰,故降压药宜在晨起定时服用。

2.6 用药过程中要监测血压及定期复诊

用药开始要定时监测血压,起初最好每天测或每周测1~2次,居家测量的应晨,晚测2次,并做好记录,以便医生调整药物和剂量,指导家属掌握测血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强调测血压做到四定,最好以右侧上肢肱动脉为准。一般开始用药后1~2周内血压开始下降,最迟3个月内达标,达标后可每个月复诊1次。停药,减药,改度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 健康教育

做好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也是门诊医护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指导病人饮食规律,以清淡宜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限制盐的摄入,每日6g以下;限制脂肪摄入,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同时要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生活规律,自我管理。

4 小结

高血压发病悄然无声,发展缓慢,不痛不痒,有时甚至有并发症才出现症状,故而也被称为无形第一杀手我国老年人三大死亡疾病之首便为脑血管病,而高血压正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广泛重视高血压病的治疗,长期正规用药,减少血压波动,使血压达标,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改善危险因素,逆转器官损害,最终达到总死亡率,致残率下降的目的。降压总目标:青、中年及糖尿病血压降至130/85以下,老年人降至140/90以下。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