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高血压有真有假

发布日期:2014-11-18 00:03:36 浏览次数:1595

□记者魏国剑

其实,高血压也有“真假”,如何辨别“真假”高血压?在家如何测量高血压?对于早期轻度高血压患者,该如何饮食调节?围绕有关高血压的方方面面,记者多方打探,为你解答疑惑。

量出高血压鉴别其真假

郑州市民蔡先生今年40多岁,前段时间单位组织体检,测量血压时,蔡先生第一次量的血压是160/80mmHg,体检大夫说蔡先生高血压。

蔡先生解释说,他的血压其实不高,几年前体检时就发现“高血压”,但身体并没有任何不适感。后来找专家咨询,专家让他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第二天,医生将监测仪上面的数据输入电脑分析处理,发现蔡先生的血压呈现正常的血压波动曲线,就是说,蔡先生并没有高血压。专家认为,蔡先生的血压属于“白大衣高血压”,就是一进医院血压就升高。

这一次,蔡先生的“白大衣高血压”又犯了。休息几分钟,平静下来后,再次测量,血压是120/66mmHg;隔两分钟再测,高了:170/110mmHg。体检大夫也蒙了:“想不到血压波动这么大。”

体检后的一天,蔡先生找了一个心血管内科的熟人医生,量了几次,血压都在正常范围。

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王勇副主任医师介绍,像蔡先生这样一上医院就紧张,导致血压高的情况比较常见。王勇说,正常情况下,人的血压值在一天的不同时段会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有规律的上下波动,一般人在一天3个不同的时段测量3次血压就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否患上高血压。

但这种判断方法并非百分之百准确,有一部分人会因外部环境的变化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而明显影响血压。对这类“疑似高血压”人群,最好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辨别高血压的“真假”,查明真相再下结论,避免让患者吃上“冤枉药”。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提供受测者在24小时内白昼及夜间血压的平均值、最高值和最低值,反映人体的实际血压的水平、血压变化趋势及血压昼夜节律。临床上,这种检测除了用来识别“真假”高血压之外,还常用于指导和评价降压治疗的效果,以便及时为患者调整用药。

即使血压高未必就吃药

任女士今年43岁,以前很少生病,也从没有量过血压。看到有高血压义诊活动,一时好奇,请工作人员给她量了血压,结果是151/95mmHg;歇了一会儿再量,143/90mmHg。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赵海鹰建议任女士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结果对症采取进一步措施。

47岁的温先生自称是个“资深高血压”,十多年前他就知道自己血压“有点高”,但从没有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而是买了个水银柱血压计,自己在家里测量,自己去药店买降压药吃。赵海鹰给温先生测量血压,结果一次是192/128mmHg,一次是189/131mmHg。赵海鹰告诉温先生,他的血压已经有点“冒险”了,建议住院治疗。

据介绍,收缩压在140~159mmHg、舒张压在90~99mmHg的早期轻度高血压患者,属于1级高血压范畴。如果不存在心血管疾病等其他危险因素,不存在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则有3种变化趋势:1/3人的血压会继续上升,1/3维持原有血压水平,1/3下降至正常血压水平。因此,从结果来看,有1/3的人血压可自然回归正常,这些人显然不需要用药。

所以,一旦查出血压高,应该先请医生通过尿常规、血糖、血脂、肾功能、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等检查判断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食疗调节

高血压的三大危险因素:食盐过多、大量饮酒、超重肥胖都跟饮食有关。

河南省中医院心内科主任王振涛博士说,对于早期无症状的轻度高血压患者来说,食疗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除了低盐饮食,高血压病人要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要多吃低脂肪、优质蛋白食物,多吃奶、豆类、海产品、绿色蔬菜等含钙较多的食物,钙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还有降压功效;多吃玉米、燕麦、荞麦、小米等粗粮,促进胃肠蠕动,排出多余胆固醇。

多吃具有降压作用的食品,如绿豆、茄子、芹菜、海带、胡萝卜、荠菜、花生、木耳、柿子等,同时也可用一些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泡茶,如银杏叶、山楂、首乌、决明子、玉米须等,对血压轻度升高的患者,有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另外,高血压患者要戒烟酒,远离咖啡等刺激神经兴奋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血压上升。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