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血压HYPERTENSION病因与治疗
血压高。
点评
小儿高血压比较少见,但十分夸人担忧,需在确定治疗方案前做仔细病情评估,且小儿每年身体检查中一定要包含血压测量项目。注意:如测量血压的橡皮箍袖带过小(常见于青少年测量血压时),会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
1小儿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
小儿高血压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患儿常为肥胖儿童,根据学校儿童健康调查数据显示:小儿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与肥胖密切相关;环境因素也会对血压造成影响,如时间、周围环境温度、季节变化、行为和情绪;遗传因素也会导致小儿患高血压,如家族成员中有高血压病史,小儿高血压的发病概率就要比无病史小儿大很多;另外种族也是影响血压高低的因素之一,黑种人患高血压的风险要高于白种人,而其他种族统计数据尚未发布。
第二类为继发性高血压,属小儿常见病,每个小孩都可能会因为其他疾病而引起血压升高。可引发小儿高血压的常见病有肾脏疾病和先天性心脏主动脉缩窄(上肢血压高于下肢血压)。其他还包括肿瘤、肾上腺疾病以及服用某种药物,如口服避孕药、类固醇( steroid)、抗组胺药(antihistamine)、解充血药(decongestant)及营养品(用于增强运动机能)。
2小儿高血压会引发哪些潜在问题会造成哪些长期影响?
小儿高血压可能会导致成人后高血压,还会引发心血管病、中风及终末器官损伤(高血压引起的器官损伤),终末器官损伤最显着的临床症状就是左心室肥大,其他表现还包括肾损伤、颈动脉壁增厚、冠状动脉硬化、视网膜动脉病变。另外,高血压还与其他疾病有关,如胆固醇增高、糖尿病、失眠。
3如何进一步诊断?
小儿高血压的诊断方式很多。
血液化学成分检查和尿液检测可帮助确定肾脏潜在疾病;肾脏超声波检查( ultrasound)可确定肾脏是否出现结构性病变;心脏超声波检查(echocardiogram)可帮助排查心脏主动脉缩窄及左心室肥大;药物筛查可帮助确定导致血压升高的某种药物成分。其他检测手段,如CT扫描、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及动脉X光照射,可帮助确定是否出现动脉缩窄或肾静脉栓塞(导致血压升高)。
4是否可以治愈?
必要时可配合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饮食、起居、运动)和药物治疗,通常可治愈小儿原发性高血压。其他类型高血压患儿仍需后续治疗。
5需要服用哪些药物?药物治疗会达到何种程度?
药物治疗可改善继发性高血压及其临床症状,如慢性头痛、眩晕、昏睡、身体器官损伤,甚至可鼓励患儿改变生活方式(饮食、起居、运动)。药物治疗要首先选服一种药物,因小儿高血压药物共有九大类,药物种类繁多,所有种类的降压药对于治疗小儿高血压都非常有效,因此在最初选择降压药时要根据患儿自身情况做决定。常见处方类降压药为p受体阻断剂( beta-blockers)和利尿剂(diuretics)。
不过,最近还出现了一些新型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索转化酶抑制剂(ACE),这种药服用简单方便,且不良反应较小。药物治疗小儿高血压的目标是将血压降低在95个百分点以下(参考小儿身高和体重标准值)。
6会产生哪些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因不同药物种类而异。如利尿剂( diuretics)会导致尿频,降低体内钾含量,因此服用利尿剂( diuretics)降压时需同时补充钾元素;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葡萄糖耐受不良和血脂升高。B一受体阻断剂(beta-blockers)可导致有潜在哮喘及其他相关疾病患儿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加剧,导致心率过慢、破坏运动机能(昏睡)。孕妇要禁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因为它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反应。
7是否有其他方式可以控制血压?
对于由肥胖引起的高血压,首先要减肥,患儿要多做体育运动,尽量避免久坐不动,这对于肥胖患儿非常重要,可有效防止血压升高:饮食方面也要傲些控制,每餐尽量少食,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热量零食的摄人,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多喝脱脂牛奶,进餐规律,必须吃早餐,多吃有效降低血压的粗纤维食物,不要过多食用含钠食物;另外最新研究数据表明,补充钙、钾、镁和叶酸也有助于降低血压。
8患儿的饮食、运动和日常行为有哪些规定?
除了问题7中的注意事项外,患儿还要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过度;父母要监督患儿不能久坐不动,如长时间看电视和打游戏,要限制在每天不超过两个小时;另外,患儿每周要进行3-4次的有氧锻炼,每次30-60分钟,建议不要做举重运动,可以做一些增强耐力的训练;最后,高血压( 5mmHg+第99个百分点)患儿也不能参加竞技性运动项目。
9表明引发并发症的迹象有哪些?
高血压临床表现为经常头痛、头晕和视觉模糊。如排尿出现异常,夜间尿频或尿血,则有可能已引起肾脏疾病;如年龄稍大患儿(或青春期患儿)感觉胸部疼痛,呼吸急促或心悸,说明已引起与心脏有关的并发症。如患儿出现惊厥、呕吐或意识改变,则需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10是否需要咨询其他专家?如需要,何时咨询?
儿科专家可配合儿科医生对患儿高血压做初步诊治;有关患儿饮食方式的改变需咨询营养学家,他们可以为患儿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儿科肾脏病学专家可指导患儿做一些特殊检测,有助于排查潜在肾脏疾病,并指导用药,尤其在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时。儿科心脏病学专家可通过每天的心脏超声波检查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终末器官损伤,如左心室肥大及心脏主动脉缩窄,后者是导致小儿高血压的主要继发因素;另外,心脏病专家还可指导患儿用药。
11何时需要复诊?
所有高血压患儿都需要定期测量血压。静止血压(在家休息时)或运动血压(步行、运动时)的测量对于观察患儿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时间里的血压变化很有帮助;高血压患儿,或需要服用降压药的患儿每周都要测量血压,要选择在不同时间(持续数周或数月)反复测量,取平均值,最终确定患儿是否真的属于高血压人群。
一旦确定为高血压,需按时到医院接受复诊,每年2次;如开始服用降压药物,复诊次数要适当增加,以便评估患儿对药物的反应和(或)确定药物是否产生不良反应。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