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高血压肾病不即是肾性高血压

发布日期:2014-11-14 21:29:35 浏览次数:1600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高血压肾病患者以及肾性高血压患者,那么这两种疾病是不是同一种病而叫法不同呢?还是这两种疾病根本就是不同类型的疾病,怎么区别这两种疾病呢?今天就为您介绍一下这两种疾病的区别!

高血压肾病多是由于患者年龄较大,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在先有高血压的情况下,出现肾损害。而肾性高血压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可分为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由肾脏的原发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因此,高血压肾病和肾性高血压不能混为一谈。

高血压肾病:患者一般年龄较大,或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早期就会出现眼底病变。先有高血压,以后才有肾损害,如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患者面色大多潮红,有红脸高血压之称。

肾性高血压:以肾脏病变为主。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并且伴有肾性贫血,因而脸色苍白,有白脸高血压之称。此外,肾性高血压患者以舒张压升高为主,年轻人发病较多。

肾实质性高血压:这类患者多有肾脏病病史,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盂肾炎等。

肾血管性高血压:多见于30岁以下或55岁以上患者,忽然发生恶性高血压,或以往有高血压病史,忽然转为恶性高血压。应留意患者有否腰部外伤、腰背部或胁腹部剧痛腹痛等病史。确诊主要靠肾动脉造影及肾静脉肾素测定。

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率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呈正相关。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种族、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这些因素相互影响,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男性较女性更易发生肾损害。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一般在25 - 45 岁,而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出现临床症状的年龄一般为 40 - 60岁。最早的症状可能为夜尿增多,反映了肾小管已经发生了缺血性病变,尿的浓缩功能开始减退。然后出现蛋白尿,表明肾小球已发生了病变。蛋白尿的程度一般为轻到中度,24 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 2克,但有少数病人有大量蛋白尿。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和管型很少,个别病人因肾小球毛细血管破裂发生短暂性肉眼血尿。有研究证实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有万分之一会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下降较无高血压者明显。

经常可以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其他器官,主要是心脑血管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比肾脏损害出现更早、病情更严重,为影响预后的主要或关键因素。心脏合并症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同时易于合并心力衰竭冠心病绞痛;脑血管并发症为脑出血脑梗塞,在我国脑血管意外在原发性高血压死亡原因中居首位。原发性高血压还可引起视网膜动脉硬化,进一步引起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与血压成正比,其中与舒张压关系更密切。视网膜硬化一般与肾小动脉硬化程度平行,可大致反映肾小动脉情况,故眼底检查非常重要。

而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两种,各种肾脏疾病引起高血压的机会与其病变的性质、对肾小球功能的影响、造成肾实质缺血的程度有关。一般肾小球肾炎、狼疮肾、先天性肾发育不全等病变较广泛,可伴有血管病变或肾缺血,故常出现高血压,而肾结石及肾盂肾炎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机会较少。

此外,肾性高血压与肾功能状态有关。肾功能减退血压趋于升高,肾功能衰竭后期80%以上伴有高血压。肾性高血压的危害极大,应该积极进行护理和治疗。在治疗降压的同时,应该留意保护肾功能,宜用对肾血流无影响或增加肾血流量的药物,以免一些药物对肾功能造成更大的伤害。

综上所述,了解了高血压肾病与肾性高血压的病理,还有其发病的原因,才能根据病因下药,达到治疗才预期的效果,区分清高血压肾病和肾性高血压,才能在日常生活当中留意一些辅助治疗的方法,以达到身体早日康复!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